來源:濟南時報
2018-08-11 10:32:08
鞭指巷南端泰運昌辰舊址,野生植物長在屋頂,屋檐、窗檐多處裂紋,油漆剝落、大門緊鎖。本版照片均由記者劉玉樂 攝
隊員們在孫家大院向住戶了解建筑的歷史和現狀
如果沒有這10天,陶乃迪的暑假會像之前任何一個暑假一樣,躺在床上玩手機,腦袋里空空蕩蕩。
陶乃迪是南京大學濟南老建筑調查小隊成員之一。隊里共有9個青年,18歲到20歲之間的年齡,共同標簽是:南京大學一年級學生,稱濟南為故鄉。團隊項目《濟南市老建筑保護調查》,是南京大學校級暑期社會實踐項目之一。
曬過10天烈日,受過風吹雨淋,調查報告于8月8日出爐。
“不正經”嚴肅調查
看起來,隊員們很懂“搞事情”:請到南京大學考古文物系副教授馬曉作指導;拜訪本報編輯部尋求支持;為這個項目注冊微信公眾號;“約談”濟南市考古研究所……
9人都是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本科一年級學生,5人就讀于俄語系,2人西班牙語,1人朝鮮語,1人英語。暑期活動選題與大學專業毫不相干,團隊成員也并非全部濟南人。隊員耿程遠、張天昊對濟南的印象,僅限于高中在濟求學三年。
7月14日,活動首日,這一天卻被總結為“馬到不成功”:隊員親手將設計了兩周的4份計劃扔進廢紙簍。他們發現,列入策劃書的目標建筑大多已得到保護。而尋找瀕臨坍圯或未得保護的老建筑,才是此行初衷。“比起錦上添花,我們更愿意雪中送炭。”而真正瀕臨保護和等待搶救的老房子,濟南應有不少。
局面在“盲走”中打開,希望在行動中找到。后來的收獲,超越最初的設想。
在實踐活動的總結中,隊員夏逸寧感受頗深:走訪中才知道,在那些保護并不完善甚至可以稱之為危樓的老房子里,依舊有人住著,且多是老人。這次社會實踐不僅考察古建筑,也是對民生民情的考察。
上過山,蹚過水,進過危樓,踩過荒地,也鉆過“狗洞”,在最后的總結中,他們如此描述10天經歷。不過,最終他們呈現出嚴肅的一面:走訪27棟建筑,與專業人士進行3次深入訪談,采集100份線下調查樣本,穿插著1次義務講解,寫下7000字的總結報告。
老建筑房頂的塑料布
鞭指巷南端泰運昌辰舊址,是他們“按照新調查標準”發現的第一處老建筑。掛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牌匾,卻是危樓一樣的存在:植物長在屋頂,屋檐、窗檐多處裂紋,油漆剝落大門緊鎖,墻體破敗,貼了幾塊“遠離危險”告示牌。
無法進入考察,讓大家感覺遺憾。居民們向他們介紹一位老漢,說他知道街區許多往事。但老人謝絕了登門拜訪的年輕客人。小巷胡同深處,藏著深宅大院老房子。不打擾住戶生活,又能訪到內容,對實踐者來說,實為挑戰。
隊員們對孫家大院記憶深刻——這是按完整流程調查登記的第一所老建筑。隊員徐雪妍回憶,曾經的大宅院變成大雜院,嚴謹布局已被亂搭亂建和改造打亂。“除了惋惜,我能做得更多的,是將調查過程與結果原原本本地記錄下來。”
7月23日,在臺風“安比”光臨濟南的那個下午,探訪成豐面粉廠。“制粉樓”高聳的破墻在隊員眼前,費了1個小時,卻未找到入口。最后,找到一個“狗洞”,李騁宇、黃雅賢、張天昊、陶乃迪4人鉆進去。2分鐘后,傳來“啪啪”拍打聲——蚊子太多了。
在西營鎮上降甘村,他們找到只有塑料布遮頂的1946年濟南市委駐地,了解到,“當年中共濟南市委書記張北華辦公和居住的地方”。如今的房主道出現狀:“原打算扒了建商店,但鎮上(政府)找我,說不讓扒,咱就不敢動。”李騁宇擔心,房頂的塑料布可能撐不過雨季。
他們在最后總結時分析,27處古建筑中,歸居民個人所有的有14處。維修古建的開銷,遠超房主承受范圍,遷離、拆除、改建屢有發生。產權成為老建筑保護難以邁過的坎兒。
老宅周圍布下一張網
躲著日頭行走,往往一處房子的出現,就讓曬蔫的隊員精神一振。10天后,隊員們終于停下來,做文案的整理和報告的撰寫工作。
李騁宇說:社會實踐“三下鄉”號令一出,“包郵區”的青年們,一窩蜂地往非季風區和高原氣候區跑——他們對“鄉”的定義大概就是“城市稀少的地方”。我們也“下鄉”了——回到自己的家鄉。
濟南老火車站的拆除,讓不少濟南人痛心。這樣的建筑還有許多,背后都有故事。“我們是‘外語人’,若連家鄉的故事都講不好,則更不知怎么講好中國故事。”這便是選題的由來。
面對鐵路大廠、成豐面粉廠的現狀,他們寫道:在實現新舊動能轉換的同時,如何妥善保護好老工業區建筑、留存住老故事,是時代向所有工業城市提出的難題。
他們對山溝里的紅色遺址進行著思考:歷史建筑的保護與開發是緊密聯系的兩環,任何一環的斷裂都將使濟南人失去共同的記憶載體。
對于孫家大院、王家大院等尋常百姓混居大院的現狀,他們思索:滿目瘡痍的舊宅和自建新屋擁擠著并存。舊日豪宅也好,文保單位也罷,對老城居民來說,這里也許是唯一可依之枝。院外,快遞、外賣和公共自行車,連同天邊的高樓和周邊的商業區,在這座老宅周圍布下一張網。
你只有關注它,走進它,了解它,討論它,它的存在才更有價值——更多感悟從學生嘴里蹦出。
隊員豐珂說,調查問卷顯示,大部分年輕人對濟南古建筑基本沒了解。住在老建筑里的居民,文保意識也不夠。住這里也許是因生活較為便利,也許是因住久了有感情。
相信它有價值
他們在商場、書店、老街巷里,問卷調查市民游客,也走訪文保圈子的名士。濟南市考古研究所副所長陳賓告訴他們,專業機構的介入使老建筑維修更系統、更考據。“文保單位維修審批就為這個”,陳賓說,“會告訴維修方,怎么修才是合理的,怎么修才不會破壞建筑原有結構。”
他們請教年近八旬的評書藝人劉延廣。提到老郵電大樓,劉延廣來了興致:“那是濟南最高的樓,燕子李三飛檐走壁,他就在上面。”劉延廣建議,“不能單去研究那個房子,房子是那個時代必須建成那樣。老建筑反映的是一個時代的文化、政治、思想和追求。”
“只要不被閑置,這些老房子就塌不了。”市文物保護與收藏協會副會長李曰棟被訪時說,一批老建筑,像道格米里的辦公大樓和德國高級管理人員公寓樓,正因長期使用,得以完好保存。
9個青年的暑期實踐,得到指導老師、南京大學考古文物系副教授馬曉的鼓勵,“城市間很多記憶,存在現存的老建筑里。回到家鄉做這件事情,態度和精神值得倡導。”
陶乃迪希望把這當作一個長期的項目做下去,做3年,甚至更長。(記者蓋幸福)
原標題:9個青年的濟南“探房記” 10天走訪27棟老建筑寫下7000字調查報告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