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解放軍報
2025-02-12 08:36:02
原標題:年味里的家國情
來源:解放軍報
原標題:年味里的家國情
來源:解放軍報
山西省高平市應征青年在參軍流程標牌前合影。錢 曉攝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征兵辦設計推出的征兵文創。徐 丁攝江蘇省張家港市征兵工作人員向參加體檢的應征青年贈送紀念品。陳 航攝山東省齊河縣晏城大集上,征兵辦工作人員發放征兵宣傳“大禮包”。王振華攝云南省梁河縣征兵宣傳員向阿昌族群眾講解征兵政策。段 爽攝安徽省懷寧縣小市鎮征兵工作人員與應征青年一起剪紙。檀志揚攝
百節年為首,四季春為先。乙巳蛇年春節,是申遺成功后的首個春節。春節前,適齡青年集中返鄉,與家人團圓;假期里,各地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共迎新春。
在年貨大集現場開設征兵宣傳點,邀請書法家書寫國防主題春聯,在春節檔電影開場前播放征兵宣傳片……各級征兵辦充分利用春節假期,結合年俗傳統和文旅活動開展征兵宣傳和國防教育活動,營造出歡度佳節不忘國防義務的濃厚氛圍,在濃濃年味中融入國防元素、發出從軍召喚。
走進新春大集——
借助人氣提熱度
1月22日一早,山東省齊河縣晏城大集人頭攢動,熱鬧非凡。縣征兵辦工作人員王振華找了一個好位置,展開了“攤位”。
“掃宣傳冊上的二維碼就可進入全國征兵網報名。”王振華介紹征兵宣傳冊的內容后,將冊子裝入白色帆布包,送給一名青年。包上印有“參軍報國 無上光榮”等紅色大字、縣征兵辦的咨詢電話,包里還有帶迷彩元素的鑰匙扣、保溫杯、年歷等。
“我們贈送的‘大禮包’不僅有宣傳資料,還有一些紀念品。購買年貨正用得上帆布包,背上包就是流動的征兵宣傳。”王振華說,人們在“攤位”前停留的時間里,可以初步了解一些國防法規、征兵政策。
春節期間,集市、商場、景區等場所人群聚集,正是開展征兵宣傳和國防教育的好陣地。記者采訪中發現,借助年節活動的“人氣”提升征兵宣傳的“熱度”,是比較普遍的做法。同時,許多地方結合送喜報、春節慰問等活動開展征兵宣傳,邀請回鄉探親的部隊官兵、優秀退役軍人擔任征兵宣傳員,營造濃厚的崇軍擁軍氛圍,激發適齡青年參軍熱情。
貼春聯是春節重要的民俗之一。1月17日,春城昆明,大觀公園門口排起長隊,人們在等待書法愛好者楊海軍書寫的春聯。
“春光永駐將士府,蘭味常留賢者家”“山河添錦繡,盛世固強兵”……一副副春聯內容各異,國防是共同的主題。楊海軍是一名退役軍人,愛好書法,這是他連續第3年應昆明市征兵辦邀請書寫春聯。
“我寫一副春聯平均用時6至7分鐘,征兵辦工作人員利用大家等待的時間,見縫插針講些征兵政策,我也分享一些從軍經歷。”楊海軍說,現場的氛圍輕松愉快,宣講更能入耳入心。
“守土護疆軍志壯,迎春接福歲華新”,領到這副春聯的是一位名叫張卿的青年。楊海軍和張卿一起解讀春聯的含義:千萬家庭在春節團圓守歲,迎來新年的曙光,不是因為天下太平,而是國家平安、國防鞏固、軍人守護。
一副國防主題春聯、一份征兵宣傳年歷、一對軍人形象文創……這些物品在年俗里流轉傳遞,在新的一年走進千家萬戶,讓國防文化融入日常生活。
歡慶不忘國防,居安不忘思危。今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春晚,一首《青春奔赴》歌聲嘹亮。舞臺上,身姿挺拔的軍人以歌聲傳遞赤子深情,駐守在祖國天南海北的官兵同步聯動,向全國人民傾述跨越山海的誓言心聲。
在各地舉行的“村晚”現場,國防主題同樣不可或缺。貴州省息烽縣依據所屬鄉鎮“村晚”舉辦時間,組織有文藝特長的專武干部表演節目,做好征兵宣傳。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縣土橋鎮“村晚”現場,專武干部和退役軍人志愿者發放宣傳手冊,為群眾和適齡青年答疑解惑。
在春節期間開展征兵宣傳,不只是號召適齡青年踴躍參軍入伍,也是適時開展全民國防教育。一位征兵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希望在節日里人們形成這樣的共識——萬家團圓幸福圖景的背后,是人民子弟兵無私的奉獻和默默的堅守。
投放拜年視頻——
主動融入“新年俗”
“我們一生會推開很多扇門,每扇門后,都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風景。今天你的面前,有這樣一扇門……”1月31日,湖北省襄陽市青年唐明陽看完影片《蛟龍行動》,一直回想著開場前的征兵宣傳片中,軍營“那扇門”的召喚。
這個春節,襄陽市征兵辦協調全市33家電影院,精選熱門場次,在電影開場前播放全國征兵宣傳片《火熱軍營 精彩人生》。
“大屏幕的音畫效果更有感染力。春節期間,電影市場火熱,所以我們在電影院投放了征兵宣傳片。”襄陽軍分區某處參謀李鑫說,近年來,春節觀影、指尖送祝福、“博物館里過大年”、過年出游等“新年俗”蓬勃興起,征兵宣傳也紛紛追趕潮流,主動融入“新年俗”。
火紅燈籠高高掛起,新年祝福紛至沓來。春節期間,大街小巷一片喜慶祥和,數字空間也洋溢著濃濃節日氣氛。
“富平縣人民政府征兵辦公室祝全縣父老鄉親蛇年吉瑞、萬事如意。”過年期間,陜西省富平縣許多群眾都在微信朋友圈刷到了這則祝福短視頻,視頻后半部分是渭南市征兵宣傳片。
富平縣征兵辦負責人告訴記者,結合人們微信送祝福、短視頻拜年的“新年俗”,他們聯合電信運營商,向富平縣域內18至25周歲的適齡青年和40至50周歲的適齡青年家長,精準投放包含征兵宣傳的祝福視頻,并根據目標群體的瀏覽和點擊行為進行下一步推送。
征兵信息隨著祝福視頻廣泛傳播,覆蓋更多人群。記者了解到,這個春節,湖南省張家界市永定區、貴州省施秉縣等多地均依托大數據,向轄區內適齡青年定向投放征兵宣傳短信、微信朋友圈廣告等,讓“征兵鏈”搭上“數據鏈”。
在春節假期安排中,越來越多的人愿意給博物館留一席之地。“博物館里過大年”已成為一種“新年俗”。
看文物、做手工、玩游戲,是春節期間海軍博物館的一道風景。人們不僅可以參與創作各種國防元素的福字、福袋、糖畫作品,還可以在“從軍門”前留影、在征兵咨詢臺了解政策。
寓教于樂,春風化雨。不少征兵工作人員談道,人們很樂于在輕松的互動體驗中,了解征兵和國防教育信息。
隨著過年方式越來越多元,過年出游成為很多人的選擇。今年,冰雪旅游熱度依舊,春節前后,東北多地征兵辦乘冰雪旅游東風開展征兵宣傳。
黑龍江省伊春市金林區征兵辦邀請冰雪項目比賽冠軍擔任征兵宣傳員,在景區表演活動中加入軍歌聯唱、三句半《夸夸軍營好地方》等節目;吉林省長春市在熱門滑雪場,采取雪場大屏幕播放征兵宣傳片、無人機懸掛條幅巡游展示、征兵宣傳員定點或流動宣講等多種方式進行宣傳。
冰雪世界響起熱血召喚,壯美山河激發家國情懷。緊跟時代發展,推陳出新,征兵宣傳更加冒熱氣、接地氣,有生氣、聚人氣。
一人一策答疑——
“鐵腳板”精準動員
春節前,浙江省臺州市黃巖區西城街道武裝部組織轄區返鄉適齡青年進行初審初檢。見到應屆畢業生章家銘體格健壯,各方面條件優秀,是個當兵的“好苗子”,街道武裝部部長吳站鋒詳細了解情況后得知,章家銘在一家電商企業實習,待遇不錯,有參軍入伍意愿,但尚存疑慮。
“錯過這次機會,過兩年就不符合入伍的年齡要求了,做電商以后還有機會。去部隊會得到全方位鍛煉……”吳站鋒幫助章家銘認真分析,堅定了他參軍入伍的決心。站在應征青年角度,講政策、看長遠,這是吳站鋒的工作方法。他認為,相對于線上宣傳,面對面宣講能摸準應征青年的態度并及時答疑,發揮很好的動員作用。
春節,是走親訪友、增進感情的節日。春節前,大學生大都返鄉過年,各地組織入戶宣傳、座談會、一對一談話等,與應征青年和家長面對面交流,將征兵工作做到“家”。
春節前夕,張家界市永定區人武部組織軍人、文職人員和各鄉鎮(街道)專武干部、村(社區)民兵連長包片包村,在轄區開展大學生和大學畢業生預征對象信息摸排和動員工作。永定區征兵辦工作人員余豪杰告訴記者,征兵政策年年講,征兵信息處處見,但多數人并沒有深入的了解,涉及個人情況需要具體分析,“在場”比“在線”更能獲得應征青年和家長的信任,面對面宣講仍然必要。
走村入戶,面對面宣講,基層工作人員是重要力量。兵役機關工作人員政策法規熟,是征兵的“政策通”;網格員社情民意熟,是居民的“好鄰居”。
最近,甘肅省蘭州市西固區陳坪街道網格員陳英萍,終于收到了轄區青年蒲星宇報名應征的消息。
蒲星宇是家里的獨生子,一心想應征入伍,但父母一時拿不定主意。
“大哥大姐,孩子不可能一直待在你們身邊,他總要獨自面對生活,到部隊去就是最好的歷練……”陳英萍多次上門,用拉家常的方式,談部隊對個人能力、人格的養成和塑造,談孩子在部隊的發展,最終打消了家長的顧慮。
許多征兵工作人員認為,征兵工作主要是做人的工作,核心是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工作。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的運用,為征兵宣傳工作帶來很大便利,在充分利用技術手段的同時,也不能放棄“鐵腳板”,一對一、面對面的形式在今天依然必不可少。
“體重要控制,馬上體檢了,過年走親戚別吃太多”“你是國家二級射擊運動員,去武警或者陸軍特種部隊比較合適”……一人一策,精準動員,一位長期從事征兵工作的“老動員”向記者介紹,入戶走訪時,他會有針對性地給出具體建議。
記者了解到,去部隊后的發展和退役后的出路,是應征青年普遍關注的問題。有的應征青年對部隊感性認識多,理性認識少,需要更多“老動員”深入宣講解讀,需要接兵部隊詳細介紹部隊情況和崗位要求。
春節期間,征兵宣傳方式多樣,新意頻出,如何才能更好發揮作用?“從粗放到精準,從簡單介紹部隊情況到具體分析在部隊的發展,從宣傳發動到政策解讀,實現這些轉變,才能幫助應征青年找到合適的崗位,為部隊輸送優質兵員。”一位征兵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版式設計:扈 碩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