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2025-02-12 08:35:02
原標題:渤海灣畔響漁鼓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原標題:渤海灣畔響漁鼓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渤海灣畔響漁鼓
( 2025-02-12 ) 稿件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新春走基層
據新華社濟南2月11日電(記者高天)2月11日,農歷正月十四。一大早,晨霧尚未散盡,山東濱州市沾化區體育館前已涌動著人潮。
在體育館前的舞臺上,沾化漁鼓戲劇團的幾名演員已擺好道具、換好服裝,登臺亮相。舞臺一側,兩名曲藝人懷抱漁鼓,手持簡板,陣陣悠揚的漁鼓戲曲調如鄉間清晨升起的裊裊炊煙,輕柔地在這片土地上縈繞——“正月里來鬧新春,漁鼓聲聲喚鄉魂。”渤海灣畔的漁鼓聲,裹著咸澀的海風,將年味釀得愈發濃烈。
在正月里聽一場漁鼓戲,是許多沾化人刻在骨子里的習慣。“元宵節前后,劇團就會搭臺唱戲,演出接地氣、冒熱氣、能共情,場場座無虛席。”當地群眾王增潤說。
沾化區位于渤海灣南岸,獨特的地理環境孕育了漁鼓戲。早年間,漁鼓戲班隨漁船漂泊,因船上擺不開戲臺,藝人便盤坐在船板上,擊鼓而歌,風浪愈急,唱腔愈烈。如今,這番“海上遺韻”融合了地方歌舞、武術和漁家號子,已成為當地人不可或缺的年俗。
十幾年前,沾化漁鼓戲還是個門庭冷落的劇目,一度瀕臨失傳、絕跡。在劇種瀕臨失傳的時刻,沾化漁鼓戲劇團團長王春貞等人深入沾化漁鼓戲發源地胡家營村,與老藝人們同吃同住,靠口耳相傳搶救出一批原生態唱段。
“除不斷打撈、復排傳統劇目外,劇團在表演內容和形式上也敢于打破常規。”劇團演員王巧玉說,在“三句一扣”的傳統板式結構上,結合當地船號形成“一人唱眾人合、領合呼應”的演唱形式,創作出“一句一扣”“吹腔”等新板式。
漁鼓戲,如同山居田野里的一縷鄉愁,更似冬棗釀成的一壺老酒,歷經時代更迭、風雨飄搖,正以全新的姿態生根、開花、結果。
在候場過程中,劇團演員孫鵬程告訴記者,2024年,他參演的小劇場漁鼓戲《今夕何夕》大獲成功。“三個演員,九尺戲臺,一個個懸念叢生,一次次反轉推進,演盡人世百轉千回。”孫鵬程說,他們還受邀前往上海、廣西等地巡演。
沾化區文化和旅游局局長劉新峰介紹,近年來,當地不斷加大人才招引力度,如今的劇團,“90后”能擔大任,“00后”已露鋒芒。漁鼓戲也被納入當地中小學生選修課程,讓古老劇種持續煥發青春活力。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