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報
2025-02-10 09:36:02
原標題:大學生化身社區“地質大師”
來源:中國教育報
原標題:大學生化身社區“地質大師”
來源:中國教育報
“老師,這個巖石上為什么有這么多孔隙?”“像這種巖石都是學生暑期實習翻山越嶺采集來的,瞧,旁邊的地質模型也是我們親手制作的,實物化的教學方式讓科普更直觀、形象。”每到寒假,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大學生組成的春暉志愿服務隊便會成立“地質小隊”來到學校周邊的社區、鄉村,利用每天一節兩小時的課,為孩子們普及地質知識。他們也被親切地稱為“地質大師”。
“春暉志愿服務隊是我接觸時間最長的一支隊伍,從2011年一直做到現在,我手機通訊錄里還存著好多任隊長的電話,人都換了好幾茬,但服務一直沒有間斷。”青島西海岸新區積米崖小學教導主任周老師翻開手機通訊錄,“春暉”兩個字打頭的聯系人占了一整屏,“這群大學生結合世界地球日等重要節點,不斷創新地學科普形式,舉辦科普嘉年華、互動競猜游戲等活動,切實提升了廣大學生的參與度”。
每節課上,志愿隊成員都會設置一個趣味挑戰賽,從認識巖石的名字,到區別不同巖石的性質、外觀、特點等,通過由淺入深的難度設計,學生每次完成任務后都能收獲滿滿的自信與成就感。
讓這群大學生志愿者感到欣慰的是,很多孩子一開始見到他們都是低頭站在那兒,如今都會主動打招呼。“許多學生還會提前來教室,一邊和我搶著擺放這些巖石,一邊跟我分享當天的趣事。”志愿者孝睿杰的語氣中滿是自豪。一向沉默寡言的學生小朋(化名),自從接觸這些“石頭”后,開始主動和同學交流,表達自己的想法。“在最近幾次的巖石課堂小知識比拼賽上,小朋總是以第一名的成績獲得‘最佳地質小能手’稱號。”
此外,為了把“地球故事”講好,讓中小學生喜歡聽、能聽懂,春暉志愿服務隊多次開展調研,依托學校“雙一流”學科優勢,自主設計了《地球奧秘》《藍色海洋》《災害避險》等讀本,動手制作地質模型、錄制視頻。這群大學生志愿者還探索線上科普的新模式,運用虛擬現實等前沿的科技手段和展示設備,打造線上實景地質科普展覽館。
2011年至今,這一青年志愿者團隊累計年開展地學科普活動近60次,年均接待青少年1100余名,年均志愿服務時長500余小時。志愿隊打造的地學科普項目作為全國22個大學生推優項目之一成功入選《科技志愿服務典型案例選編2022》,同時團隊獲“中國青年志愿者優秀組織獎”“全國大學生科技志愿服務示范團隊”“山東省學習雷鋒志愿服務先進集體”等多項榮譽。
“春暉人從不是‘流水的兵’,一代代志愿者把腳踏實地、堅持不懈、與時俱進作為10多年來科普道路上的青春注腳,為書寫好新時代地學科普的青春答卷貢獻出了智慧和力量。未來,團隊將繼續構建更有效的地學科普發展體系,打造‘互聯網+科普+地學’的模式,在新渠道、新受眾、新形式的科普傳播中探索更加貼近青年學生的地學科普途徑,讓地學科普全面‘破圈’。”春暉志愿服務隊指導教師姜永昶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