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網山東頻道
2025-02-08 10:27:02
原標題:培育新增長點繁榮文旅消費,山東這樣做!
來源:文旅山東
原標題:培育新增長點繁榮文旅消費,山東這樣做!
來源:文旅山東
為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提振消費的工作部署,奮力推進文化強省、旅游強省建設,省文化和旅游廳發布《關于進一步培育新增長點繁榮文化和旅游消費的行動計劃》,全文如下:
關于進一步培育新增長點繁榮文化和旅游消費的行動計劃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培育新增長點繁榮文化和旅游消費的若干措施》(國辦發〔2025〕2號)文件精神,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提振消費的工作部署,著力擴大文旅消費,豐富優質文旅產品供給,深化“文旅+百業”“百業+文旅”,培育文旅消費新業態、新場景,優化文旅消費環境,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多元化精神文化和旅游需求,奮力推進文化強省、旅游強省建設,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豐富消費惠民舉措
(一)實施文旅消費提升行動。利用春節、五一、暑期和國慶等節假日,聯合有關金融機構,全年開展一系列文旅消費利企惠民活動。線下發動文旅企業、商戶舉辦千場以上文旅消費活動,通過市場化方式,對3A級(含)以上景區、三星級(含)以上旅游飯店、溫泉、等級民宿、旅行社等場景消費,享受相關銀行卡支付減免“雙重”消費優惠。線上通過有關在線旅游服務商購買山東文旅消費產品,享受相關銀行卡支付減免優惠。全年線上線下總優惠減免額度不低于5000萬元。
(二)擴大冬季文旅消費。辦好2025“好客山東”賀年會系列活動,圍繞賀年和冬游,組織各市策劃“煥彩古韻”“賞冬泉韻”“齊風魯韻”“民俗戲韻”“舌尖流韻”五大主題、近千條線路產品,開展“博物館里過大年”“古城國風鬧新春”“冰雪運動消費季”“康養溫泉嘉年華”“非遺年貨品年味”“新春廟會尋年俗”等六大主題重點文旅消費活動。
(三)培育“演出經濟”新引擎。豐富旅游演藝產品和劇場演出供給,全年組織全省上下不少于5000場營業性演出,鼓勵各地舉辦萬人以上大型演唱會、音樂節。進一步優化營業性演出審批流程,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鼓勵各地適當放寬大型營業性演出可售(發)票數量限制。落實巡演項目首演地內容審核負責制,巡演地不再重復進行內容審核。打造“跟著演出游山東”品牌。組織全省文藝院團開展精品文藝演出進景區活動。組織省直文藝單位加強省城劇場常態化演出策劃,推出更多符合群眾欣賞需求的精品演出。積極開展兒童劇創作,推出高品質少兒題材舞臺劇目,鼓勵開展兒童劇常態化演出。
(四)聚力拓展文旅消費空間。支持商業綜合體、商圈、景區、街區、文化產業園區等打造創意市集,嵌入文創、劇場、展覽、特色書店、運動健身、文化主題餐飲等業態。實施文旅產業賦能鄉村振興和城市發展計劃,重點支持國家級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試點縣建設,培育一批省級典型案例,加強宣傳推廣。大力發展首發經濟,探索開展國潮文化消費首發活動。開展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品質提升行動,支持集聚區打造一批精品演藝項目和沉浸式體驗項目,培育山東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消費品牌。創新打造城市藝術綜合體,打造山東美術館城市藝術綜合體,支持山東省呂劇院打造“百花戲劇”藝術空間,建設戲曲沉浸式體驗基地。
二、深入實施“引客入魯”
(一)加大國內旅游宣傳推廣。承辦文化和旅游部“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孔子周游主題推廣活動。加強區域聯動協作,赴重點客源地舉辦推廣活動,持續打造“沿著黃河遇見海”品牌。圍繞四季文旅消費特點,策劃“踏春、消夏、賞秋、悅冬”主題,開展“暢游齊魯樂GO山東”主題旅游年活動。積極打造“文旅+賽事”“文旅+影視”消費新業態、新場景,培育網紅打卡地(點),策劃“跟著主播游山東”“跟著微短劇游齊魯”推介,打造“跟著賽事(影視)游山東”品牌活動。
(二)加強入境客源引流。用足用好免簽和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發揮濟南、青島、煙臺、威海等重點樞紐輻射帶動作用,鼓勵和支持入境旅游包機、郵輪游船,打通入境游客來魯通道。積極組織境外旅行商來魯考察踩線,拓寬省內旅行社外聯渠道。
(三)創新境外宣傳營銷。開發周末游、美食、登山、民俗等消費場景和創意產品,用好境外新媒體平臺和網絡達人,加強免簽和直航市場產品線路的營銷力度,打造“周五下班去山東”入境熱點。鼓勵和支持各市、文旅企業赴境外舉辦“孔子家鄉好客山東”主題營銷活動,辦好香港“百家社團分享山東”、東南亞“百團萬人游山東”活動,參加各類國際性旅游展會,對組織入境旅游的經營主體實施獎勵。
(四)提升入境服務便利化水平。落實《山東省公共場所外語標識管理規定》,指導重點文旅場所規范外語標識使用和管理,在空港和海港口岸設置外語旅游服務點。加強外語導游人才隊伍建設,鼓勵校企合作培養模式,開展入境旅游服務人才培訓。
(五)推動旅游專列產品開發。適時打造精品旅游專列,開發旅游專線列車,與機場、港口有效聯動,培育水陸空交旅融合新業態。推動省內已有專線提檔升級,重點打造文化之旅、文物主題游徑、紅色之旅、鄉村之旅、休閑度假、銀發康養等主題線路產品,將沿線景區、住宿、餐飲、購物等消費場景納入消費支付減免范圍。吸引外省專列入魯,鼓勵企業組織外省專列入魯旅游。對組織游客來魯旅游的省內外專列達到一定規模,停留時間和人次符合條件的給予適當補貼。
(六)打造郵輪消費品牌。以沿海城市為重點,推進郵輪旅游消費體驗中心(綜合服務區)建設,打造集游客接待、郵輪服務、休閑度假、消費購物為一體的郵輪旅游消費集聚區,拓展郵輪消費空間和內涵。支持青島打造郵輪行業活動首選地和品牌活動集聚地。
三、擴大優質產品供給
(一)豐富優質旅游產品。推進泰山、三孔景區建設世界級旅游景區,煙臺蓬萊(金沙灘)旅游度假區建設世界級旅游度假區。深入實施旅游景區煥新行動,加強5A級旅游景區創建提升,新評定4A級旅游景區不少于10家。科學發展溫泉、冰雪、康養等特色度假,有序發展郵輪、房車、專列、露營、低空等新興度假裝備,建設“友好型”旅游度假區。實施“樂宿山東”提升行動,打造休閑度假酒店集群,星級旅游飯店達到600家以上。打造“美食山東”品牌,加大“四個一百”評選成果宣傳推廣,發布美食消費打卡地圖指引,組織旅游主播、美食達人探店直播活動。創新開展“2025‘戲’游齊魯好食光”戲劇美食進景區街區度假區系列活動。
(二)拓展公共文化服務供給。持續開展好“冬春文化惠民季”“送戲下鄉”等文化惠民活動。面向全省培植1000個群眾文藝團隊,推進優秀群眾團隊“百團匯演”。創新小戲小劇創演模式,推出一批文旅融合小戲小劇創演試點項目。鼓勵公共文化場館舉辦特展、開設夜校、開發文創產品。支持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文化館等策劃推出高品質特展。創新新型公共文化空間管理運行模式,培育打造50個以上以市場運營為主、健康規范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因地制宜延長熱門景區、文博場館開放時間,通過多種方式做好夜間開放保障。
(三)推動鄉村旅游提質增效。召開全省鄉村旅游大會,實施“賦智結對”“設施提檔”“頭雁領航”“產品升級”四大計劃,深挖鄉村文化內涵,堅持項目引領,創新打造如農耕體驗、趣味運動會、星空露營、戶外運動、鄉村美食制作體驗等鄉村旅游新場景,豐富鄉村民宿、沉浸式體驗小演藝等業態,推動旅游民宿集聚區建設,聯動舉辦不少于500場次“鄉村好時節”主題活動,完善旅游配套服務設施,激活鄉村文旅消費潛力,帶動農民致富增收,助力鄉村振興。實施第五批山東省紅色文化特色村建設工作,突出產業帶動功能。
四、培育消費新業態、新場景
(一)深入發展“文化+旅游”。加大文物、博物館與旅游融合發展力度,持續推進“文潤海岱游讀齊魯”山東文物主題游徑建設,建設“大道之行”中國儒家文物主題游徑。積極創建山東省文物保護利用范區,實現20個省級以上考古遺址公園對公眾開放。積極打造“好客山東見識齊魯”研學旅游品牌,推出“跟著孔子研學游”研學旅游主題線路,豐富研學旅游產品供給。推進臨沂市紅色旅游融合發展試點建設,高質量舉辦紅色文化主題月活動,推出一批革命文物主題展覽。
(二)創新發展“非遺+旅游”。突出“非遺+旅游”,深入開展“非遺進景區、進度假區、進街區”活動,推出一批非遺特色景區(街區)、非遺特色酒店(民宿)典型案例。突出“非遺+美食”,策劃舉辦山東非遺美食文化嘉年華活動,評選發布百種非遺美食。突出“非遺+文創”。舉辦山東省非遺文創設計大賽,推出一批非遺特色文創產品。在全省范圍內部署開展“四季非遺購物月”活動,舉辦非遺市集、非遺年貨大集、非遺購物節等,培育國貨“潮品”等新消費增長點。舉辦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月、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等非遺宣傳展示活動,搭建展示銷售平臺,進一步優化非遺產品供給、豐富消費場景。
(三)培育新業態品牌。培育山東特色工業旅游品牌,推進“知名景區+工業旅游企業”模式。打造“沿著黃河遇見海登上郵輪看世界”郵輪旅游品牌。進一步推動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打造文創品牌。發展銀發經濟,大力推進康養旅游,組織開展文旅康養融合發展案例評選,推動發展戲曲、書畫、音樂、健康等老年文化消費新業態。
(四)打造新型消費場景。支持在文博場館、A級景區、旅游休閑街區和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等場景打造沉浸式體驗空間,推出一批沉浸式文旅新產品新場景。積極打造文旅數字化應用場景進景區進場館,鼓勵各地發展動漫、云展覽、云娛樂、數字藝術、線上演播等數字化場景。加快數字文化產品和服務在公共文化場館的應用,豐富公共文化空間體驗形式和內容。支持各市打造超高清、沉浸式、互動式演藝新空間和數字展覽新空間。發展夜間文旅經濟,支持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豐富文旅業態,舉辦民俗演藝、燈會廟會、光影秀等活動,因地制宜發展“水上夜游”文旅產品。支持各地對消費集聚商業區的夜間照明和夜景燈光升級改造,優化停車場、公共交通等配套服務設施。
五、優化消費環境
(一)全力提升旅游服務質量。制定創建國家級旅游風景道規劃,支持建設一批旅游風景道驛站(游客中心)。在全省景區強化旅游信息服務工作,加強旅游風險預警提示。加強旅游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推動公共文化場館和旅游公共服務陣地深度融合。細化落實《山東省旅游服務質量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24-2026年)》,推動好客服務標準深化應用,引導行業持續全方位、全鏈條地提升旅游服務質量水平。
(二)維護文旅消費市場秩序。開展A級旅行社評定工作,細化旅游企業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健全營業性演出、電競酒店、劇本娛樂等領域線上監管體系。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嚴厲打擊不合理低價游,未經許可經營旅行社業務等違法違規行為。引導文旅企業建立信用承諾制度,發揮旅游投訴先行賠付制度作用,積極維護廣大游客合法權益。
(三)優化文旅市場發展環境。簡化行政審批流程,壓縮業務辦理時長。推行文旅企業單位服務質量承諾制度,組織經營主體設立“首席質量官”。推動全省互聯網上網服務行業上云行動,試點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等級評定。落實“一團一報”制度,執行入出境團隊旅游管理政策。完善全省游戲游藝設備“一機一碼”管理系統。推進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系統應用。
[ 責編:茹行止 ]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