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農民日報
2025-01-24 08:38:01
原標題:返鄉“充電”增本領 在外務工無“后憂”
來源:農民日報
原標題:返鄉“充電”增本領 在外務工無“后憂”
來源:農民日報
春節臨近,在返鄉熱潮中,福建省三明市沙縣區沙縣小吃文化城內迎來了特別的熱鬧景象。80多位從全國各地返鄉的沙縣小吃從業者正跟隨培訓中心的老師學習烹飪新的菜品。檸檬酸菜魚飯、功夫牛肉蓋澆飯、風味魔爪……隨著一道道可口的菜品被端上餐桌,大家邊品嘗邊交流,氣氛熱烈。
沙縣區全區有6萬多人在外經營小吃店。作為享譽全國的知名小吃品牌之一,沙縣小吃全國門店已超8.8萬家、年營業額超550億元,輻射全球79個國家和地區,帶動就業人口30余萬人。這些外出務工的沙縣小吃從業者們,一年到頭忙碌在全國各地的小吃店里,春節是他們難得的團聚時光。
正是借助沙縣小吃從業者春節前集中返鄉這一契機,沙縣小吃品牌提升培訓中心每天一早就開門,開展集中技能培訓,讓外出務工人員能在家門口“充電”,進一步提升沙縣小吃從業人員對沙縣小吃品牌連鎖化經營管理模式的認知水平及沙縣小吃制作技術等能力。
沙縣小吃從業者們帶著對家鄉小吃的熱愛和對新技能的渴望,匯聚于此,希望通過學習提升自己的手藝,為新一年的小吃生意增添新亮點。來自沙縣區富口鎮的林艷華今年比往年更早返鄉,這是她連續來參加培訓的第3天。“現在顧客希望能吃到現炒菜品,所以這次我主要學習了一些蓋澆飯和風味小菜的做法,回去增加一下品類。”林艷華說,她準備春節后把新學會的菜品上架到自己在浙江省臺州市經營的沙縣小吃店里。
在山東省開沙縣小吃店的張偉同樣也有給店鋪增加幾道新菜品的想法。來自沙縣區高橋鎮的他去年3月剛剛接手了父母開的小吃店,他說:“這次來培訓,既是為了學習菜品,也想多認識些前輩,向他們取取經。”
沙縣區夏茂鎮人鄧啟發踏入沙縣小吃這一行已有15年,如今在廣東省開了3家沙縣小吃店。“店鋪的數量一上去,就對門店的經營管理提出了更大的挑戰。”鄧啟發說,“我這次來就是希望通過培訓把店鋪從裝潢到門店管理都再升級一下。”
家住沙縣區鳳崗街道的鄭玉英則正躍躍欲試踏入這一行。她是兩個孩子的媽媽,打算春節后去江蘇省開一家小吃店。“我現在手上暫時還沒有店面,想先培訓一下,為自己充充電。”她說。
當春節返鄉的沙縣小吃從業者們享受到“家門口”的技能提升服務時,沙縣區對外出務工人員子女的關愛也從未停歇。
“這個小畫板放在這里。”“剛買的套圈可以組裝起來。”近日,沙縣區長富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們正忙著把社區里的“留守兒童之家”裝飾一新。1月13日起,這里開設了以“成‘長’之旅,金蛇送‘富’”為主題的寒假班。社區里的困境兒童、留守兒童等特殊困難群體,將在這間溫馨的小屋里體驗包括DIY手工制作、運動會等在內的學習、娛樂活動。
在沙縣區,許多人在外開辦小吃店,一年只有過年才回家一次,家里常常只留下年邁的老人和年幼的孩子。開辦一批寒暑假班正是沙縣區為了解決外出務工人員的“后顧之憂”而策劃的一系列服務行動之一。
“多虧了社區開寒假班,幫我解決了照看孩子這個大難題。孩子在這里不僅能結識新伙伴,還能在完成作業的同時學習新知識,太好了。”在廣東省汕頭市開沙縣小吃店的黃華英笑著說,他們夫妻倆一直在外面開店,孩子都是奶奶照顧,一到放寒假,老人也沒法幫孩子指導功課,有了這個寒假班,他們在外地開店也安心了很多。
據了解,圍繞關愛留守兒童,沙縣區還招募了一批“愛心媽媽”,她們會從“加強思想引領”“增進心理健康”“開展家教指導”“實施生活幫扶”“強化安全教育”等方面體貼入微地守護孩子們的成長。
除了為在外務工的沙縣人送上貼心服務和暖心關懷,沙縣區還用心用情關愛在沙縣區當地務工的快遞員、貨車司機、送餐員等新業態勞動者。臨近春節,沙縣區總工會深入快遞網點、外賣站點、司機驛站等地調研,并通過微信工作群等平臺發布問卷,收集了一批新業態勞動者的“微心愿”,并于近日將電飯煲、微波爐、學習點讀筆等“微心愿”物品送到了許愿者手中。
此外,當地還針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職業特點,為他們提供法律、健康等多方面服務,包括積極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提供勞動糾紛調解、法律咨詢、工會維權、“法援+就業”聯動服務,為他們購買人身意外保險,組織新業態勞動者女職工代表在婦幼保健院進行免費健康體檢等。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