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檢察日報
2024-12-26 08:34:12
原標題:金包銀飾品冒充真金 典當鋪里露出馬腳
來源:檢察日報
原標題:金包銀飾品冒充真金 典當鋪里露出馬腳
來源:檢察日報
本報訊(記者郭樹合 通訊員韓晴)金燦燦、沉甸甸的金手鐲和項鏈被火燒后,竟然只有一層金皮。原來,犯罪分子為牟利,將金包銀飾品當作真黃金典當,以賺取高額差價。經山東省濟寧市兗州區檢察院提起公訴,近日,法院以假冒注冊商標罪判處李某、梁某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至一年十個月,以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判處卞某、倪某有期徒刑三年至一年六個月,以詐騙罪判處王某、張某等人有期徒刑三年至二年三個月,各并處罰金。
2023年12月,幾名年輕人經常拿著某知名品牌的金手鐲、金項鏈來到濟寧市兗州區的一家典當鋪典當。一開始,典當鋪老板并未起疑,這些手鐲、項鏈的重量無誤,包裝正規,還刻著知名品牌的商標,便按照純金的價格進行了兌換。但隨著典當的次數逐漸增加,老板產生了疑惑:這幾個年輕人是什么來頭,竟然有這么多的金飾品?于是,老板決定用火燒的方式進行檢測。沒想到檢測后,老板發現,這些金手鐲、金項鏈竟然只有一層金皮。典當鋪老板隨即報警。
公安機關接到報案后,立刻對涉案飾品進行了扣押,并依法傳喚了典當者王某、張某等人。王某、張某等人到案后,如實供述了犯罪事實。原來,張某偶然了解到,來自江蘇的卞某、倪某銷售金包銀飾品,他們買來后發現足以以假亂真,便萌生了將金包銀飾品當作真黃金典當以賺取高額差價的念頭。經查,王某、張某等人的詐騙金額達10萬余元。
詐騙案成功破獲后,公安民警發現,扣押的金包銀飾品內側都刻有清晰的商標,這些商標和商場里售賣的正規金飾品的商標一模一樣。隨著對王某、張某等人的審訊逐漸深入以及各地公安機關對協查函的回復,一條在金包銀飾品上假冒注冊商標的制售鏈條逐漸展現出來。
原來,這種帶有商標的金包銀飾品在全國各地均有出現,河南省、山東省棗莊市公安機關都辦理過此類案件。這些案件線索共同指向了廣東某家金包銀首飾店。
因案情復雜、跨區域且涉及多鏈條、多環節,檢察機關依法介入,就案件定性、待查清事實、證據固定情況等案件辦理難點進行細致梳理,引導公安機關調查取證。
隨后,公安民警在廣東成功抓獲犯罪嫌疑人李某、梁某,并在其店內搜查出尚未銷售的帶有知名商標的金包銀飾品及刻印工具。經查,李某、梁某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通過激光打印、手工刻印等方式在金包銀飾品上刻印知名商標,并通過網絡進行宣傳、銷售,卞某、倪某從李某、梁某處購買金包銀首飾后,再加價進行銷售。
2024年9月,濟寧市兗州區檢察院將該案起訴至法院。法院經審理后,作出如上判決。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