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環境報
2024-12-25 09:47:12
原標題:南四湖跨界治水成功帶來的啟示
來源:中國環境報
原標題:南四湖跨界治水成功帶來的啟示
來源:中國環境報
◆殷明勵
地處山東、江蘇等4省交界的南四湖,涉及8市34個縣(市、區),流域面積3.17萬平方公里,是我國北方最大的淡水湖,作用和地位都很重要,但水質一度惡化。2020年8月汛期,流域內多個斷面出現Ⅳ類—Ⅴ類水質,高錳酸鹽指數和總磷濃度明顯超標。為此,有關部門對南四湖生態環境受損的原因進行了綜合分析,認為區域聯動不夠是癥結所在。有鑒于此,生態環境部建議最高人民檢察院以公益訴訟推動南四湖流域的生態環境治理。
2021年4月,最高人民檢察院決定對南四湖進行公益訴訟立案,并成立由四級檢察機關組成的一體化辦案團隊,先后調用200多名業務骨干,辦理公益訴訟案件205件,包括最高人民檢察院直接立案1件、省級立案8件。通過辦案,從源頭控制了污染。2022年,流域內國控斷面水質優良比例歷史上首次達到100%。
南四湖跨界治水取得成功,很多機制創新是值得總結和推廣的。首先,高位推動是重中之重。南四湖一直受“無人管”“多頭管”“交叉管”困擾,檢察系統公益訴訟的介入,在技術單位的支撐下,迅速確定了重點問題線索,并鎖定了違法企業。通過提起民事公益訴訟,追究其侵權責任,同時承擔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既對違法排污行為形成了震懾,也籌集了部分水污染治理和生態修復資金。檢察機關這種一體化履職、組團式辦案、異地管轄立案等機制創新是可以復制的,應總結為成熟模式進行推廣。
其次,統一標準聯合治理是關鍵。面對南四湖這類涉及多個行政區域的水域,環湖縣(市、區)步調一致是制勝的關鍵。為此,南四湖的水污染物排放標準由國家牽頭統一編制、以地方標準形式發布,促進了協同管控,實現了分段治、各自治向聯合治、全域治的轉變。在這種新的格局下,各責任主體不再互相推諉、差別化行動,而是堅持統一的標準,采取相同的招數,用猛藥治重病,成效立即凸顯。
最后,充分發揮科技和綠色金融等工具箱的作用。在南四湖,辦案團隊委托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運用衛星遙感和大數據技術監測排查生態環境問題,精準發現問題線索,提高污染治理的針對性。水面養殖是湖區的主要生產方式,有關部門沒有搞“一刀切”式的禁養,而是協調中國工商銀行等金融機構,支持養殖產業生態化改造,使之進入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良性循環。
南四湖在短期內完成了多年難以完成的水污染治理任務,是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的生動實踐。精準治污體現在圍繞養殖、生活、工業企業、航運等重點污染領域開展治理或生態修復工作,解決主要矛盾;科學治污就是委托技術單位全域分析形勢,查找主要污染源,制訂統一的標準;依法治污體現在聯合檢察機關的力量,采取生態環境公益訴訟這種形式。這樣看來,跨界水污染防治一旦突破了思想認識和技術操作兩方面存在的瓶頸,難題就很容易迎刃而解。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