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婦女報
2024-12-13 09:29:12
原標題:一場跨越高原的生命救援
來源:中國婦女報
原標題:一場跨越高原的生命救援
來源:中國婦女報
□ 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 袁鵬
□ 李宛蓉
“在我最艱難的時刻,你們救了我的命,讓我重新看到了生的希望與美好。在你們的專業救助下,我度過了那段艱難的時期……你們的悉心照顧和關懷,讓我感到無比溫暖和安心!”
日前,甘肅省張掖市河西學院附屬張掖人民醫院皮膚科的張蓉醫生等人收到了一個來自山東省青島市的包裹。包裹里放著三面疊放整齊的錦旗和一封感謝信,寄信人表達了對王蓉等三名醫生在動車上救助自己的感激之情。這封信也揭開了一段高原列車上醫生緊急救援患者的感人故事。
求助
11月16日上午,從張掖至蘭州的D2756次列車駛入位于青藏高原與祁連山交界的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境內。車外陽光明媚,車廂里一切如常,乘客在輕聲交談,孩子們調皮的嬉笑聲不時縈繞在耳邊……然而,這趟看似平常的高原之旅,卻發生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救援。
隨著動車逐漸駛入海北州門源段,車上的王蓉忽然發現坐在前面的旅客一片躁動,一名男性旅客正著急地向乘務員尋求幫助。
“各位旅客請注意,現在1號車廂有乘客突發疾病,急需醫護人員幫助……”很快,急促的廣播聲打破了平靜的車廂。
王蓉立即站了起來,擠進圍成一圈的人群里。“我看到一名年輕女性面色蒼白,嘴唇微微發紺,雙手不受控制地顫抖著,四肢也逐漸變得麻木,仿佛每一次呼吸都要用盡全身力氣。旁邊一名男士一臉焦急,眼睛里滿是恐懼與無助。”王蓉說。
救援
沒有絲毫猶豫,表明身份的王蓉立刻呼喚乘務員拿來列車上配備的醫療箱,利索地戴上聽診器檢查女乘客的心率,隨后探查她的脈搏,細數頻率,對這名女乘客進行生命體征的基本檢測,同時詳細地向女乘客和男子詢問她的既往病史、家族病史和個人病史等信息。在王蓉對這名患者進行檢查的同時,聞聲趕來的科室主任夏毓和同事韓磊則不斷安撫著患者,“我們的醫生很專業、不要著急……”以此建立起女乘客對醫生的信任,給予她充足的安全感。
在得知這名女乘客來自山東平原地區,近期在當地旅游,結合列車剛剛經過海拔較高的門源地段,王蓉等人判斷患者很可能是因高原反應導致的氣短。加之緊張和恐懼導致呼吸頻率過快,引發呼吸性堿中毒。這種癥狀如果不及時糾正,可能會引發嚴重的后果。
列車的救援條件有限,環顧四周,王蓉忽然看到了座椅靠背后的清潔袋。她迅速抽出一個清潔袋,展開后輕輕罩在患者口鼻上,并仔細留出縫隙,避免過度密封。做這些的同時,王蓉一遍遍輕聲提示女乘客:“呼吸逐漸放慢,不要緊張……”
可能是看到有三位醫生在場救治,女乘客似乎一下有了信心,隨著王蓉的指令,很配合地調整呼吸。一次、兩次……隨著救援的持續,病人的情緒漸漸穩定下來,呼吸也沒有之前那么困難,救援措施有了效果。隨后,在王蓉和同事們的努力下,女乘客的呼吸終于平穩下來,癥狀得到了有效控制。
此時,王蓉和同事們終于松了一口氣。周圍的乘客和列車員也如釋重負,紛紛向三位醫生投來敬佩的目光。
為確保患者后續安全,韓磊每隔半小時到一小時就監測一次女乘客的心率,并通過交談觀察她的狀態。其間,女乘客心率逐漸恢復正常,呼吸也趨于平穩,喘息和手足麻木的癥狀也隨之消失。一時間,喧鬧的車廂也歸于平靜。
一封信
當蘭州午間的陽光輕柔地灑在列車上,王蓉、韓磊和夏毓三人到達了此行的目的地。因為擔心女乘客后續身體不適,王蓉給她留了一個電話號碼,以便隨時提供救治建議。
沒想到幾天后,三位醫生便收到了開頭提到的那份包裹。
“沒想到自己小小的舉動對患者有這么大的意義,醫生的職責就是救死扶傷,這是很正常的事情!”面對中國婦女報記者的采訪,王蓉這樣說。
“能夠得到患者的認可,我覺得非常暖心!”韓磊說。
自己科室兩位醫生的出色表現得到了患者的認可,夏毓非常欣慰。“這是患者對他們的認可,也是醫患之間相互理解的體現。作為醫生,就是要隨時做好在緊急時刻挺身而出的準備!”夏毓說。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王蓉是去年才分配到崗的皮膚科醫生,曾經在急癥科工作過;女醫生韓磊是該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夏毓是科室主任。
在高鐵這一特殊的“戰場”上,三位醫生憑借精湛的醫術和高尚的醫德,成功挽救了患者的生命,用行動詮釋了醫者的初心與使命。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