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工人日報
2024-12-04 09:37:12
原標題:人社局發布“媽媽崗”目錄,救濟思路到就業思路的可喜轉變
來源:工人日報
原標題:人社局發布“媽媽崗”目錄,救濟思路到就業思路的可喜轉變
來源:工人日報
據12月2日《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報道,近日,山東省青島市人社局發布青島市首批“媽媽崗”用人目錄(一),共發布了190個崗位需求,來自7個用人單位,涉及餐飲、家政、保安服務等領域,多為鐘點工和小時工。“媽媽崗”并非新詞,此前,廣東、河北、黑龍江等地均進行了相關探索。此次青島發布用人目錄,意味著“媽媽崗”用人工作又迎來新的推進。
“媽媽崗”即專為媽媽們開設的崗位,主要用于吸納法定勞動年齡內對12周歲以下兒童負有撫養義務的婦女就業,工作時間、管理模式相對靈活,方便兼顧工作和育兒。2023年9月至11月,全國婦聯婦女研究所對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40歲以下全職媽媽群體狀況進行調研,結果顯示,82.7%的全職媽媽有再就業打算,其中,48.3%的人希望能夠兼職、靈活就業。
此前,一些地方把“媽媽崗”作為一種救濟工作來做,一些社區、企業提供的“媽媽崗”更像是出于社會責任的因人設崗,覆蓋面有限,一些媽媽也存在顧慮,“為了那么一點錢值得嗎?誰來接送孩子?加班怎么辦?”一些爸爸的反對,也加劇了這種顧慮。
事實上,今天的“媽媽崗”,不僅是一個工作崗位,更是一份尊重和認可。媽媽們選擇媽媽崗,也不僅是為了賺取收入,還是為了找回社會價值與自我認同感。
此番青島市人社部門廣泛征集和發布上班靈活、工作彈性、有質量有溫度的適合“寶媽”等群體的就業崗位,這種創新做法,實際上是從救濟思路到就業思路的一種積極轉變。通過建設類似“媽媽崗就業平臺”的方式,將每一個媽媽都看做具有不同含金量的“金子”,為這塊“金子”找到最適合發揮能力的崗位,讓她們保持與社會觀念的同步,并得到權益保障。比如,廣東在推行“媽媽崗”就業模式時就明確提出,鼓勵用人單位拿出部分專業技術和管理崗位設置“媽媽崗”。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廣東中山把“媽媽崗”的就業對象,拓展至對12周歲以下兒童負有撫養義務的勞動者,包括爸爸、祖父母、外祖父母等。也就是說,如果爸爸要更多地承擔相應的照顧和家務責任,那么在“媽媽崗”之外,“爸爸崗”也可以有,這同樣是一種進步。
職能部門公開發布“媽媽崗”用人目錄,是救濟思路到就業思路的可喜轉變。未來,讓生育、教育、養育不再成為女性求職創業的絆腳石,還有待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繼續從就業思路出發,在辦好“媽媽崗”的基礎上,進一步降低孩子的生育、教育、養育成本,減輕年輕父母的壓力和負擔。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