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2024-12-04 09:37:12
原標題:文旅融合重在把握游客偏好
來源:經濟日報
原標題:文旅融合重在把握游客偏好
來源:經濟日報
今年以來,我國旅游市場持續復蘇,旅游出行總人次和總消費均呈現顯著增長,旅游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國內出游人次同比增長15.3%,國內游客出游總花費同比增長17.9%。入境游市場同樣呈現出高增長態勢,初步統計入境旅游人次為0.95億,同比增長55.4%,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93.4%。
隨著文旅加速融合,消費偏好逐步演變,當前我國旅游市場呈現以下特征:
旅游熱點快速輪動。影視作品、內容種草、演唱會和賽事等主題成為旅游增長的新動力,淄博、哈爾濱、天水、阿勒泰等“網紅”城市層出不窮,消費熱點潛力不斷迸發。
業態場景交叉協同。旅游消費從觀光游向度假游、體驗游全面升級,游客更注重情緒價值和場景感受,跨業態、多場景消費特征顯著,年輕化趨勢明顯。
下沉市場消費持續發力。得益于公共服務和旅游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年輕人對于休閑舒適目的地的向往,以及互聯網平臺對小眾優質內容的出色傳播力,縣域、古村鎮等下沉市場吸引了大量游客,成為旅游消費的新增長點。
文博場館熱度攀升。體現文化內涵、人文精神的特色文化和旅游產品競相涌現,博物館、展覽館、文物古跡等文博場館成為年輕消費群體休閑“打卡”的重要去處。
微度假模式逐漸興起。游客更傾向于利用周末或碎片化時間,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本地化特征越發明顯。為了更好體驗本地人的生活,“地道”“本地特色”“老字號”等也成為網絡熱搜關鍵詞。
繼續推動文旅深度融合發展,鞏固旅游市場持續向好態勢,把握游客偏好特征,提升文旅服務水平和產品供給,打造更加豐富更高品質的消費市場。
加速培育文旅消費新場景。有關部門應加強對旅游目的地的分類指導,推動旅游目的地特色化、精品化建設,積極開發具有文化內涵和人文特色的個性化項目。鼓勵各地在傳統景區基礎上因地制宜增加互動體驗、文化演出等新元素,推廣夜間游、燈光秀等新型旅游方式,促進文旅深度融合,持續增加旅游市場有效供給。
推動旅游市場均衡發展。鼓勵各地出臺針對性措施引導游客錯峰出游,旅游景區通過工作日門票折扣、周末套餐優惠等舉措鼓勵游客在非節假日出游;建立區域旅游合作機制,通過聯合營銷、資源共享等方式,實現人員分流與合作共贏。隨著旅游市場不斷下沉,應著力完善交通不便地區的交通設施,提高區域間的連通性。
持續健全公共服務體系。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做好景區停車場、公共交通等“最后一公里”服務,特別是要加強網紅打卡地的交通服務保障和人員安全管理。增強旅游休閑服務功能,合理設置文創店、餐飲區、衛生間等旅游接待設施。充分利用城市綠地、公園等公共場所打造特色集市和休閑空間。持續優化景區管理水平,增加彈性服務措施,提升游客便利度和體驗感。
加強旅游市場監管力度。加大對餐飲住宿、景區門票、停車場收費等重點領域監管力度,嚴厲打擊“黃牛”倒票行為,健全網絡出行平臺監管的體制機制。著力打造寬松有序的市場環境,推動夜市經濟、地攤經濟、市集經濟等合理發展。加強信息溝通和交流,相關企業與部門之間及時共享市場信息,共同做好游客服務保障。因地制宜出臺針對性的幫扶舉措,提升市場信心和投資吸引力。通過中央預算內投資等財政資金大力支持基礎設施建設,通過旅游發展專項基金等提升旅游公共服務水平,拓展多渠道融資貸款和金融服務,支持經營主體加大旅游投資建設和運營。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