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日報
2024-11-18 08:49:11
原標題:山東特殊教育職業學院:深耕內涵發展 打造殘疾人職業教育新高地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山東特殊教育職業學院:深耕內涵發展 打造殘疾人職業教育新高地
來源:光明日報
作為山東省唯一一所公辦特殊教育高職院校,山東特殊教育職業學院堅持圍繞殘疾人事業高質量發展新要求,搶抓職業教育、特殊教育發展新機遇,深耕內涵建設,向新求變、以新提質,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殘疾人職業教育現代化蓄勢賦能。
新格局:多點發力 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學院緊跟政策導向,深入推進教育教學改革,不斷創新育人機制、拓寬人才培養路徑。堅持橫向拓展,專業數量由建院初期的5個增至9個,建設全國殘疾人康復人才培養改革試點專業2個、省級高水平專業群和品牌專業群各2個,并開設全國首個殘疾人文物修復與保護專業。堅持縱向貫通,與7所中職特殊教育院校實施“三二連讀”聯合培養,與濟南大學、山東中醫藥大學合作實現“3+2”專本貫通培養。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人才培養需要,深化校企合作、強化產教融合,探索訂單班培養、校企雙主體協同育人、現代學徒制等靈活多樣的人才培養模式,為提升學生實踐能力和職業素養提供有力支撐。2023年,學院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
新突破:五育融通 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學院堅持立德樹人、德技并修,持續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和水平。強化思政引領,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積極推進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改革創新、協同育人,“三全育人”工作碩果累累。不斷完善“學—訓—賽—評”實踐育人體系,113項虛擬仿真教學資源入選國家職業教育智慧教育平臺資源庫項目,建設全國首批職業崗位核心能力線上精品課5門,建有實驗實訓室114個、校內外實訓實習基地82個、實踐教學基地12個;組織殘疾人大學生參加各級各類專業技能比賽和創新創業比賽,與其他高校學生同臺競技,成果豐碩。學院藝術團、運動隊成為展示殘疾人大學生精神面貌的重要平臺,運動隊在國家、省級比賽中獲得獎牌百余枚,藝術團被評為山東省高水平大學生藝術團。
新擔當:成果轉化 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學院以服務國家區域戰略和殘疾人事業高質量發展為己任,堅持以愛為起點,面向全國招收視障、聽障、言語障礙、肢體功能障礙、多重障礙的學生和有志于從事殘疾人康復及教育等工作的學生,持續完善畢業生就業支持體系,助力殘疾人學生盡快融入社會。近年來,學院有就業意愿的畢業生去向落實率保持在96%以上。學院堅持以服務社會為使命,先后獲批國家殘疾人職業教育培訓基地、省級首批醫學康復和特殊教育理論提升培訓基地,助力“百萬工匠”人才培養;成立山東新時代殘疾人教育研究院、山東省殘疾兒童融合教育指導中心,促進殘疾人發展相關科學研究及成果轉化,指導、培訓與服務全省特殊兒童融合教育工作。提升終身學習公共服務水平,與北京聯合大學繼續教育學院聯合成立山東教學實踐中心,為殘疾人接受非全日制本科教育開辟單獨招生考試通道。
新藍圖:黨建引領 點亮新校區建設示范窗
學院加快發展殘疾人職業教育,更好滿足殘疾學生接受教育的需要,促進教育公平。著眼自身建設,2023年5月,學院從占地面積50余畝的老校區搬遷至近500畝的新校區。新校區一期工程已建設完成并投入使用,二期工程預計2024年底完成,在校生規模將達到5000人,其中殘疾學生3000人。不斷優化校園信息化平臺,基礎設施逐步齊備,無障礙設施更加先進。積極開展對外交流。近年來,30余家各級政府單位和兄弟院校前來調研交流,了解新校區建設及辦學經驗,學院影響力持續提升。
今年學院黨委明確了未來5年的發展目標和改革路徑,將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決扛牢管黨治黨主體責任,搶抓機遇、融入大局,努力建成特色鮮明、全國一流的特殊教育高等職業學院,成為向世界展示中國殘疾人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要窗口。
(作者:楊磊)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