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山東頻道
2022-11-09 16:09:11
原標題:讓英魂不孤單!山東96歲老人為烈士守墓36載
來源:人民網-山東頻道
“陪烈士說說話,讓英魂不孤單!家人找不到他們,我們就是這些烈士的親人,我只想讓他們有一個干凈舒適的家。”山東菏澤市曹縣邵莊鎮鄭莊村96歲的張新軒老人,為革命烈士義務守墓36載,在當地傳為佳話。
2022年,張新軒被評為菏澤市第八屆道德模范,10月25日,又被山東省文明辦評選為“山東好人”,他36載守護烈士墓的義舉,感動著社會。
張新軒輕柔擦拭烈士墓碑。趙魯亞 攝
1927年6月出生的張新軒,是一名有著70余年黨齡的老黨員。年少時的張新軒,親歷了八路軍在村里駐扎。他回憶道:“八路軍到村里的時間雖然短,但對村民很好,村民對他們有感情。”
1943年,曹縣邵莊鎮發生了著名的“王廠戰斗”,戰斗十分激烈,日軍進攻兇猛,致使朱程、袁復榮等100余名八路軍將士壯烈犧牲。戰斗結束后,村民們自發組織安葬了戰士們。
八路軍英勇抗戰護民的事跡,深深地烙在了張新軒的心中。他經常對子女講起八路軍抗戰的故事,教育子女一定不要忘了烈士們。退休之后,張新軒老人常說:“八路軍當年為了保護我們老百姓光榮犧牲在這里,我心里總想著為烈士們做點什么。”
上世紀80年代,張新軒老人在烈士墓前許下諾言,要為烈士們修陵園、當守墓人。許下諾言的張新軒開始四處奔波,動員各方力量為烈士們重修了墓碑,建立了烈士陵園,自己也從此做起了義務守墓人。
張新軒在打掃陵園。趙魯亞 攝
烈士陵園距離張新軒老人的居住地3公里遠,但不管家里的事再多,農活再忙,他一有閑暇時間就會趕到烈士墓地,為墓地清除雜草,擦拭墓碑,有時候一天要去兩次,把陵園打掃得干凈整潔。
一片墓地、一把掃帚、一塊抹布、一把鐵锨、一輛小推車,就是陪伴張新軒老人最親密的“戰友”。一年、五年、十年……誰也沒想到,這位九旬老人一直堅守了36年。如今,已有96歲高齡的張新軒老人,身體依然十分健朗,每天仍會步行三公里去陵園守護烈士墓碑。
張新軒宣講紅色事跡。趙魯亞 攝
在張新軒老人的帶動下,鄰村的幾個老人也會在每月的農歷初一和初六來到陵園,和他一起打掃陵園。退休十余年的鄭孝倉就是其中之一。
作為第二代義務守墓人,鄭孝倉常說:“張新軒老人的事跡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紅色的愛國情也需要傳承。我們不能忘了犧牲的烈士們,也不會忘記他們。”現在鄭孝倉每天和張新軒老人一起為烈士們掃墓,并為前來參觀的游客宣講紅色事跡。
如今,這座烈士陵園已成為當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每年的清明節,附近的干部群眾和學生都會來到陵園為先烈掃墓,而張新軒老人也做起了義務講解員。
36年來,張新軒義務開展紅色宣講210余場,累計為5000余名中小學生講述革命烈士們的英勇事跡。在紅色革命基因的傳承下,王廠村和鄭莊村先后有20余名青年選擇報名參軍,10余名有志青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張新軒家三代人中,也先后有6人參軍。
36年默默無聞地為烈士守墓,張新軒老人堅守的是自己的諾言,也是一名黨員的崇高信仰,傳承的是砥礪前行的紅色精神。歲月變遷,時光流逝,唯一不變的是張新軒老人那顆炙熱的守諾之心。(劉祺 萬文闖)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