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2-08-28 06:06:08
原標題:?皮影戲在新時代“五彩繽紛”
來源:中國文化報
本報駐山東記者 蘇 銳 采訪整理
皮影戲作為中國一門古老的傳統(tǒng)藝術,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在山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濟南皮影戲傳承到第五代,出現(xiàn)了第一位“女掌門”,她就是“85后”姑娘李娟。
近年來,李娟組建了全部是由“80后”“90后”女生組成的濟南皮影女團,從事皮影設計、雕刻、研學等,取得很好的效果。同時探索“皮影+研學”模式,以研學基地、濟南皮影戲非遺研學課程體系、皮影文創(chuàng)產品等方式,讓濟南皮影戲深入走進大眾生活。
在劇場,李娟演出的皮影戲大多為新創(chuàng)作劇目,舞臺燈光、音樂更現(xiàn)代,作品延續(xù)了百年濟南皮影的藝術特色——接地氣、生活化,故事老少皆宜,歡樂搞笑。而這些節(jié)目,都是李娟在反復實驗、反復改詞之后,保留下來的最好的“包袱”、最好的作品。
目前,李娟和團隊在忙暑期皮影戲研學之余,開始做“漢字皮影”系列,將漢字的魅力融入皮影戲中,已自編、自演、自導完成了以“孝”字為主題的作品《孝感動天》,將傳統(tǒng)藝術與傳統(tǒng)美德、現(xiàn)代舞臺表現(xiàn)方式融合在一起。
最近幾年,李娟一直在思索皮影藝術形式的創(chuàng)新,將皮影藝術更多地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今年她跟肯德基合作,裝修了濟南首家皮影主題的肯德基餐廳。“我們在餐廳里面做了很多皮影文化的主題墻,還專門設置了打卡墻,去餐廳就餐的朋友可以和皮影合影。接下來我們還將研究皮影兒童套餐,在兒童套餐設置二維碼,掃碼就可以聽皮影故事,將濟南皮影故事流傳出去。”李娟說。
不僅如此,作為山東省的非遺代表,今年春節(jié)期間,李娟還和騰訊合作推出了微信紅包封面,“點開微信紅包后,領紅包立馬就會跳出濟南皮影的視頻,進行循環(huán)播放。”
在李娟的手里,皮影戲已經不再是一門過時無趣的玩意。如今,她創(chuàng)作出的新作品越來越多,既有兒童戲劇,也有主旋律故事,同時還進行藝術皮影創(chuàng)作,這些作品不僅受到觀眾的歡迎,更備受各大展館、博物館的青睞,甚至在網絡上還成了爆款。
2022年1月1日,山東省藝術研究院聯(lián)合濟南皮影戲傳承人、支付寶“超維空間”推出的全球首款AI人工智能打造數字皮影藏品,上線發(fā)售。這是山東省藝術研究院發(fā)揮職能優(yōu)勢、承擔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大項目的階段性成果。
全球首款由AI人工智能打造的非遺皮影數字藏品,由山東省藝術研究院數字賦能實驗室提供數字研發(fā)與創(chuàng)意。其以濟南皮影戲《西游記》劇目中7個經典角色為藍本,借鑒arXiv數據庫發(fā)布的——圖像風格遷移算法Stylized Neural Painting,通過讓AI對傳統(tǒng)皮影上色技藝和劇目角色視覺形象進行自主學習,模擬渲染涂色行為。從而,使AI自主完成對每個形象的色彩創(chuàng)作,呈現(xiàn)出數字技術與國潮文化的驚艷跨界,也是全球首款由AI人工智能打造的數字皮影藝術作品。
AI人工智能打造數字皮影藏品項目中,傳承人李娟利用自身對皮影形象的認知,對相關人物皮影進行創(chuàng)新設計,符合年輕人審美。山東省藝術研究院數字賦能實驗室利用新技術,對人物皮影進行批量化上色和細節(jié)再加工。最后,通過線上發(fā)售,非遺傳承人將通過分享創(chuàng)意,得到收入,為今后的傳承發(fā)展帶來源頭活水,形成良性循環(huán)。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