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2-08-12 09:33:08
原標題:?精準文化服務帶給市民小歡喜
來源:中國文化報
▲ 威海市群眾借助公益創投平臺參加文藝培訓活動
本報駐山東記者 蘇 銳 文/圖
2022年山東省文化和旅游系統青年志愿服務優秀項目名單近日公布,威海榮成市文化館申報的“非遺六進”志愿服務項目入選。該項目依托當地豐富的非遺資源,創新志愿服務渠道,年均開展活動超500場次,極大提升了群眾的文化獲得感。
地處膠東半島東部的威海市,近兩年秉承精準理念,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效能。威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等單位緊密結合市民需求,打造文化服務全鏈條效能提升機制,用體量有限的文旅資源,譜寫范圍無限的惠民篇章,取得階段性成效。
摸清需求 有的放矢
利用2021年一整年的時間,威海市環翠區群眾葛俊麗學會了膠東花餑餑的制作技藝。2021年初,環翠區文旅部門在調研過程中,發現部分社區群眾有學習民俗手工藝的意愿,之后委托相關社會力量開展針對性培訓。葛俊麗所參加的膠東花餑餑培訓班就是其中之一。
近幾年,威海市在全國首創將公益創投創新機制引入公共文化服務領域,走出一條多元共治的供給側結構改革創新道路,為鄉村文化振興提供了高質量發展樣板。
公共文化服務公益創投是指在公共文化服務領域引入“風險投資”理念。威海采取“政府扶持+社會主導+第三方支撐”方式,引導社會力量立足村居歷史文化資源稟賦,圍繞文化傳播、文化保護、傳承創新等主題,通過需求和資源調研、品牌化定制、項目化服務、專業化支持、第三方評估等,為基層提供專業化、精準化公共文化服務。
2018年以來,環翠區人民政府探索將公益創投引入公共文化服務領域,并列入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截至目前,當地累計投入250萬元,引導231家社會組織深入鄉村調研,根據群眾需求和文化資源稟賦設計公共文化服務項目335個,最終通過競爭性評審,擇優實施公共文化服務項目165個。同時組織各鎮街先后投入109萬元,實施公益創投項目158個,形成區、鎮街兩級以公益創投支撐鄉村公共文化服務發展的良好局面。
威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公共服務科科長宋亞平介紹,通過公益創投制度,政府與社會力量、基層群眾等多元主體建立起長期的、深度參與的合作伙伴關系,實現黨委領導下的政府、社會力量、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文化服務受眾的多方共贏,順應了文化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發展趨勢。
打造品牌 凸顯特色
進入暑期,榮成市文化館的公益培訓進入高峰期。近年來,榮成市在鄉村文化建設中聚力打造極具地方特色、深受群眾歡迎的“三漁文化”,實施全域普及、全景展示、全民共享,達到了群眾演、群眾看、群眾樂的效果,走出了一條鄉土文化傳承與旅游產業深度融合發展的新路子。
“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一個重要命題,是打造特色品牌活動,吸引百姓參與。”榮成市文化館館長徐偉說,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進行多年,涌現了一批讓人眼前一亮、深受群眾歡迎的品牌活動。這些活動的共同特點是凸顯當地“文化氣質”,不搞一刀切,精準對接群眾需求。
榮成市三面環海,孕育了極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動——漁家鑼鼓、漁家秧歌和漁民號子,統稱“三漁文化”。
這幾年,榮成市政府出臺《關于深化提升“百千萬英才計劃”的意見》,將“三漁文化”傳承人納入全市重點培訓計劃,對傳承項目和傳承人進行扶持。出臺系列配套扶持政策,從全市范圍內選拔一批業務水平高、教學能力強的“三漁文化”文藝骨干,進行專業集中培訓,并組織創作一系列“三漁文化”原創作品。
群眾是鄉村文化建設的受益者,更是主力軍。榮成市突出群眾在“三漁文化”傳播中的主體作用,5年時間,榮成市組建起28支“三漁文化”專業表演隊伍,表演群體規模達6.3萬人,實現市、鎮、村三級團隊全域覆蓋,讓“三漁文化”在基層扎穩根基、有序傳承。
關注基層 振興鄉村
威海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志榮告訴記者,威海市在推動公共文化服務精準化的過程中,注重將資源向基層傾斜,助力鄉村振興,提升鄉親們的生活幸福指數。
多年來,威海市文登區人民政府十分重視鄉村振興工作,但受制于經濟社會發展等現實情況,鄉村人員大量外流到城區務工,鄉村本體發展活力不足,增加了鄉村治理難度。自2017年起,文登區“藝術鄉村”試點在32個文化特色村陸續開展。當地出臺《威海市文登區文化藝術人才重點支持計劃的試行意見》等政策文件,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到“藝術鄉村”建設中,為鄉村振興賦能。
文登區大水泊鎮的瓦屋莊村就是藝術IP推動鄉村振興的典型。2018年,山西王維水墨小鎮創始人閆傳明扎根原省級貧困村瓦屋莊村,利用村內廢舊糧倉、豬圈等閑置房進行設計改造,建設了畢克官美術館。如今,瓦屋莊村成了知名的“中國漫畫村”,常年舉辦高質量的國際動漫藝術展覽和鄉村紀實畫展。一方面,漫畫相關產業集聚拉動的村莊基礎設施投入高達2000余萬元,村莊面貌煥然一新,2021年被評為山東省景區化村莊;另一方面,在文化產業的支撐和包裝“加持”下,當地特色農產品再也不愁銷路,逐漸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
威海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許宏妮表示,通過不斷提升公共文化的精準服務力度,威海市為鄉村文化振興注入源頭活水,提升了全市公共文化服務供給的規模和能力,取得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未來,當地將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公共文化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完善制度建設,強化創新驅動,努力推動文化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人民群眾提供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公共文化服務。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