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山東頻道
2022-07-27 15:02:07
原標題:山東:加大國資管理審計力度,讓國資“家底”更實
來源:人民網-山東頻道
人民網濟南7月27日電 (逄鑫珊) 27日上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省審計廳財政審計處處長李勁松介紹了對國有資產審計方面的工作。
李勁松介紹,2021年9月,山東省人大常委會發布《關于加強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監督的決定》,要求審計部門依法加大對國有資產的審計力度,形成國有資產審計情況專項報告。新修訂的《審計法》也對國有資產審計作出部署。對此,省審計廳依法全面履行審計監督職責,加大對省屬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的審計監督力度,讓國有資產“家底”更實、國有資源“成色”更足:
一是聚焦保值增值,加強企業國有資產監督。本著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的原則,2021年7月至2022年4月,對6戶省屬企業資產管理情況進行了審計,發現有的投資項目存在損失風險,如,2戶企業的15個投資項目因調查論證不充分存在投資損失風險50.07億元;經營業務存在風險隱患,4戶企業開展的委托貸款、保險理財等金融業務存在損失或剛性兌付風險,涉及資金59.14億元;有的項目內部管控不到位,如,3戶企業在工程項目建設、物資及服務采購中未嚴格執行招投標制度,涉及合同金額94.65億元。
針對這些問題,審計機關加大督促整改力度,已推動企業出臺制度68項,修訂完善內控制度等39項。
二是聚焦提質增效,加強金融企業國有資產審計監督。本著統籌發展和安全,2021年10月至12月,對18家地方商業銀行風險管控情況進行了審計調查,審計發現,有的資產管控不嚴格,如,15家銀行30.4億元抵債資產處置不及時;有的支持實體經濟政策落實不到位,11家銀行違規向“兩高一剩”行業或環保失信企業發放貸款,4家銀行未開展小微企業應收賬款融資業務;有的違規開展信貸業務,如,11家銀行貸款被用于償還其他貸款、購買理財等。
針對審計發現的問題,相關主管部門和銀行認真整改,截至今年5月底,共修訂完善制度27項、采取控制措施46條、優化完善系統管控16處。審計為引導和加強金融業更好服務實體經濟、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發揮了建設性作用。
三是聚焦規范管理,加強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審計。本著優化配置、合理規范的原則,加強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審計監督,提高資產使用效益。在23個部門及所屬96個單位預算執行審計中,對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使用情況進行專題審計,發現,有的行政事業單位資產運用管理效益不佳,如,省直部門單位有39.01萬平方米已劃轉的土地和辦公用房未能盤活運營;政府公物倉作用未充分發揮,2022年一季度,在公物倉庫存資產能夠滿足需求的情況下,有19個部門單位購買平板電腦、便攜式計算機等313臺,涉及資金168.35萬元;有的資產管理不規范,如,9個部門單位未按程序出租房產7740.18平方米;有的高校資產管理有待加強,如,6所高校3.84億元固定資產未入賬或已處置未核銷等問題。
截至今年5月底,審計已督促相關部門及時將2.44億元固定資產、4570件無形資產登記入賬或核銷;收回拖欠房租218.73萬元。
四是聚焦集約利用,加強國有自然資源資產審計監督。國有自然資源資產是構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一年來,審計機關對8市水資源保護利用情況和2市泰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情況開展專項審計,并對14名縣(市)委書記開展自然資源資產離任(任中)審計。通過審計發現,水資源保護利用方面,7市356家企業未經許可擅自取水等問題。泰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方面,1市7縣滯留、閑置資專項資金1.58億元,3家企業未上繳砂石資源處置收入1.81億元等問題。開展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任中)審計發現,3縣超期貯存危險廢物及醫療廢物8495.58噸;8縣建設用地規模突破土地利用總體規劃7100.45公頃,應征未征土地出讓金、污水處理費、水土保持補償費等16.5億元等問題。
針對上述問題,被審計單位積極整改,收回被挪用及閑置資金2.15億元,資源處置收入1.81億元全部上繳財政;已征收土地出讓金、水土保持補償等相關資金1.67億元。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