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山東頻道
2022-07-27 15:02:07
原標題:山東:嚴格審計監督公共資金流向,聚焦群眾急憂盼問題
來源:人民網-山東頻道
人民網濟南7月27日電 (逄鑫珊) 27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省經濟責任審計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主任孫煥軍介紹了省財政資金運行狀況及審計部門在重點解決民生問題方面的工作。
孫煥軍介紹,為管好用好財政性資金、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績效,山東聚焦財政財務收支真實合法效益主責主業,堅持公共資金運用到哪里、審計監督就跟進到哪里,加大審計監督力度:
第一,嚴格支出關,讓資金用在“刀刃”上。從根上抓起,關注零基預算管理、預算編制等情況,發現一些部門單位支出標準與預算編制脫節、未根據疫情等形勢變化合理確定支出規模、預算編制不嚴格不細化等。如141個部門單位因公出國(境)預算為4029.98萬元,實際支出124.02萬元,執行率僅為3.08%;29個部門單位未合理預計利息、房租收入等,少編收入預算2.02億元。
聚焦政府采購、預算控制等預算執行關鍵環節,發現一些部門單位預算執行率低、資金使用效益不高、隱瞞收支等。如6個部門單位違規確定中標單位或未公開政府采購結果信息,涉及資金2197萬元;119個部門單位的189個項目執行率低于50%,涉及資金9.66億元;7個部門單位的20個項目支出未達預期目標,造成3.93億元預算資金、1169萬元的設備閑置。
聚焦政府過緊日子,持續關注一般性支出壓減情況,發現6個部門單位接待費、會議費、培訓費未達到壓減30%的要求,8個部門單位超標準結算或超預算支出會議費、培訓費等83.09萬元,4個部門單位年底突擊充值加油卡、燃氣費等75.02萬元。
第二,算好統籌賬,讓存量資金不再“沉睡”。高度關注存量資金盤活問題,避免資金“趴窩睡覺”。今年的審計聚焦財政資源統籌這個重點,深入揭示了財政資源統籌機制不完善、部門單位收入統籌管理不到位、部分財政資金未盤活使用等問題。如9個部門單位資產出租處置收入2690.43萬元、2個部門所屬企業股權處置收入1545.52萬元,未及時上繳國庫。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2021年超收5.92億元,當年未用,占預算總額27.3%。15個部門單位事業基金、項目資金結余等未及時上繳財政或清理盤活,有些納入預算后仍未使用,形成二次沉淀,涉及資金2.73億元。抽查71個事業單位發現,非財政撥款結余資金未有效統籌使用,涉及資金43.66億元。
第三,織牢安全網,將風險隱患消滅在“萌芽”。盯緊資金撥付、政府專項債券管理、重點專項資金使用等領域加大審計力度,揭示資金低效無效、閑置浪費等突出問題,既推動問題隱患立行立除,做到清倉見底不貳過,又力促潛在風險未雨綢繆,做到防患未然堵漏洞。如,20個部門單位超合同約定、超項目進度、超實際需求支付工程款等2180.19萬元。政府專項債券資金存在擠占挪用、違規出借等問題,有的項目未及時投入運營或運營效果不佳,難以實現收支平衡。有的糧食企業套取挪用涉糧專項資金,一些糧食質檢站項目設備閑置。
對以上問題,責令相關部門單位壓實責任,強化預算硬約束,加強資金管理,防范債務風險,減少資金損失浪費,努力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孫煥軍表示,今年以來,山東審計部門聚焦群眾最急最憂最盼的領域,加大審計監督力度,通堵點、疏痛點、消盲點,增進群眾幸福感、獲得感:
第一,全力穩住就業“基本盤”。上半年,開展了山東省就業優先政策落實情況審計調查,重點關注了就業補助資金、職業技能提升專項資金和失業保險基金籌集管理使用等情況,揭示了就業政策落實不到位、執行不嚴格、資金使用效益低等問題。調查發現,1市14縣落實外賣員等新業態人員意外傷害保險補貼政策不到位;4市26縣未及時撥付創業擔保貸款財政貼息8747萬元;3市8縣未及時撥付7469人培訓補貼1844萬元,一些地方的大學生創業引領資金長期閑置。這些問題給就業政策的有效執行帶來不利影響。
審計指出后,相關部門單位積極整改,已促進資金撥付440.5萬元,收回違規享受補貼資金329.59萬元。
第二,強化困難群眾“救急難”。2021年12月至2022年1月,山東省審計機關對7市及部分縣(市、區)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及相關政策貫徹落實情況進行了審計,抽查福利機構、救助機構104個,涉及資金72.14億元。審計表明,濟南等7市積極推進低保、特困和臨時救助等政策落實,2021年9類困難群眾救助保障標準同比提高10%。同時,審計也發現了部分問題,如,4家機構通過虛報多獲取補助資金729.94萬元;3市10縣的20家救助機構擠占挪用575.81萬元;1市61縣向不符合條件人員發放148.79萬元等。
針對以上問題,被審計單位積極整改,促進撥付資金232.99萬元,收回違規享受的補貼資金等100.52萬元,推動179名應保未保的“事實孤兒”享受到保障政策,完善制度11項。
第三,打造鄉村振興“加速器”。山東聚焦農業面源污染防治、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資金等方面開展專項審計:
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方面,審計發現:5縣未建立農膜回收利用體系或未開展農膜回收清理工作;6縣180家畜禽規模養殖場未開展環評、6縣357家未落實排污許可登記制度。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方面,審計發現:有的縣脫貧群眾應享未享醫療保險補貼保障政策,有的鄉村振興補助資金撥付不及時,有的縣光伏項目電費補貼未按時撥付到位,1354戶脫貧群眾未及時享受收益分紅。
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資金方面,審計發現:6縣農業保險協保經費存在超范圍使用、公款私存問題,涉及資金626.33萬元;11縣保險理賠款賠付不及時等。
針對這些問題,山東加大邊審邊改和督促整改工作力度,截至目前,促進撥付到位資金1161.07萬元,追回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資金180.74萬元,推動完善規章制度49項。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