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體育報
2022-07-26 08:54:07
原標題:夜間的繁榮哪能少了體育
來源:中國體育報
肖夢楠
別以為提到夜生活就是很多人口中的觥籌交錯、歌舞升平。如今,年輕人作為當之無愧的社會經濟消費主力,他們精彩多元的生活方式和習慣可以影響社會經濟和行業的發展走向。今年全國多地酷暑天氣,讓很多學生群體和上班族減少了白天的出行,而把更多社交、運動等時間安排在氣溫相對適宜的晚間進行,參與體育活動的人群顯著提升,社區足球場的喊聲此起彼伏,社區廣場上舞蹈健身的歡聲笑語,晚間街道上滑板、騎行、慢跑、健走休閑的人群比比皆是,人們茶余飯后娛樂健身生活也越來越充實。鑒于人們夜間出行熱、健身熱、消費熱的趨勢,日前,《北京市促進夜間經濟繁榮發展的若干措施》印發,提出融合文旅商體,拓展特色夜間多元消費,引領夜間體育消費新風尚。
于全民健身發展熱度講,在自己精力內因人而異去選擇適合自己的健身方式和時間,達到最佳運動效果即是最理想方式。據《中國睡眠指數》數據顯示,近四分之一中國人每天有熬夜習慣。很多人睡不著就出來運動,特別是隨著夜跑、騎行等隊伍發展,很多人選擇在夜間參與體育運動,各地也不斷健全體育服務和場地設施,為那些習慣夜間運動的人提供便利。從2021中國城市夜經濟影響力十強城市看,重慶、長沙、青島、成都、上海、北京、武漢、深圳、廣州和天津,這些城市的居民都有一定的夜間體育運動習慣。酷暑讓人難忍,但這期間夜間體育消費卻迎來爆發期,同時也為行業發展帶來新機會。于經濟角度講,夜間體育經濟的繁榮不僅直接刺激消費,還讓白天無暇健身的年輕人有了更多選擇來釋放壓力;此外,夜間體育場館由于票價相對低廉,可以減輕參與者運動成本,有效促進社交。周邊開放的一系列休閑、餐飲、住宿等產業鏈也會從中受益。這種錯峰運動的情況也會對一些場地資源緊缺的情況起到緩解作用。
對于夜生活和夜經濟,我們要用嶄新眼光來審視,要看到消費主力在習慣上改變的不僅是時間,更是社會經濟消費形態的轉型升級。據統計,2022年中國夜間經濟市場規模將達到40萬億元,約合每晚消費規模1000多億元;這其中,夜間體育消費占比過半。如此看來,夜間體育憑借受眾者對它的剛性需求,和其健康、積極向上的特點,以及政策鼓勵扶持,未來勢必會成為一項商機無限的朝陽產業。
于文化建設講,《文件》提出,鼓勵社會組織及體育公園、體育場館和地標商圈自主開展夜間城市馬拉松、熒光夜跑、街頭籃球賽等具有表演性、觀賞性和參與性的夜間系列體育活動,鼓勵社會資本投資建設更完備的夜間體育設施,并對符合條件的新建體育場館實施財政補助政策等。哪怕自己不親身參與夜間體育運動,未來更多的體育比賽、嘉年華等形式的體育活動會將夜間的城市妝點得格外亮麗,對充實市民文化生活、引領帶動群眾體育發展將起到積極助推作用。而“夜京城”的城市名片中,夜間體育經濟作出的貢獻將功不可沒。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