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報
2022-05-31 10:13:05
原標題:多元育人 精細管理 生態發展
來源:中國教育報
山東省青州第三中學猶如一顆在時代改革大潮中冉冉升起的教育新星,依托自身發展優勢,立足多元、精細、生態辦學方向,科學定位工作思路,凝聚團隊戰斗士氣,深入開展教育創新,走出了一條富有自身鮮明特色的綜合辦學之路。
多元化育人
把特色變成品牌
學校立足多元突破口,深挖能力結合點,激活創新增長點,充分關注學生興趣,深挖學生潛質,建立起系統完善的特色育人工作機制。學校堅持“多元發展、多點發力”育人方向,把音體美、編導、書法、日語教學等作為全面提升育人質量的重要突破口,大膽改革創新,2019年申請開辦首批綜合高中試點班,2020年在山東省率先開啟職教高考新嘗試,形成多元化育人四大板塊:普通高中類、藝體特長類、綜合高中類和職教高考類。四大育人板塊互補互促、動態融通,構建起“一次入學,多次選擇”的多元化育人模式。同時,打破課堂固化模式,以“有趣+有效”為抓手,通過戶外課堂、實驗操作、情景劇、辯論賽、思維導圖設計大賽等精彩紛呈的課內外活動拉動教育需求,催生出小專業專項化教學、美術模塊化教學、聲樂七步進階式教學、體育嵌入式教學等優秀教學法。多元化辦學模式讓師生有了施展才華的更廣闊平臺,在感受美、欣賞美、創造美的實踐中豐富了課余生活,培養了藝體才能,實現了以藝促美、以藝潤智、全面發展的育人目標,特色辦學的品牌化效應日益顯現。學校獲得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山東省武術特色高級中學、濰坊市中小學美育特色學校、濰坊市創新教育示范校等榮譽稱號。
精細化管理
把常規做到極致
全面落實校級領導、當天值班人員、強化巡檢小組三級督查制度,完善四維三前置管理制度和學生綜合考評管理細則,對學校管理進行全方位巡視,防突發事件、防次生災害、防懈怠情緒;定點、定崗、定時段做好值班工作,確保學校管理全方位、全覆蓋、有重點、無死角。
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德育網絡。充分利用校園智慧平臺、家校聯系平臺和開學典禮、畢業典禮等活動在學習習慣、生活習慣、禮儀習慣、安全常識等方面滲透德育內容,做到校會、班會時時講德育,校內、校外處處有德育,知識學習成為立德樹人的重要媒介,實踐活動成為立德樹人的突出載體。
構建學校、社區、社會聯動的德育機制,先后建立了孝德文化實踐基地、現代農業教育基地、禁毒教育基地、法治教育基地和古城文化教育基地,同時與當地司法機構、敬老院多方溝通,開展法治教育講座和敬老孝親體驗教育,通過主題鮮明、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微德育實踐活動,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生態化發展
讓創新催生蝶變
黨建統領定方向。扎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堅定政治站位,把黨建工作與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緊密結合,充分發揮黨員干部的模范帶頭作用,增強責任和擔當意識,主動作為,深入管理、教學、教研、生活一線,傾聽呼聲、共商對策,現場解決問題,全面激發教育活力。
隊伍建設塑師魂。強化師德師風和工作作風建設,傾力打造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隊伍。進一步細化落實教學質量目標責任制,發現和培養一批高水平名師、學科骨干教師和青年先鋒教師,打造一支專業素養高、團隊意識強的教師隊伍。
課程改革搭平臺。以名師工作室為統領,以學科合作共進聯盟集體教研活動為契機,以集體備課為切入點,不斷加強教學研究,提高教師課題研究能力,做到把常規做好、把細節抓嚴、把過程抓實。以教研組、備課組、名師工作室、合作共進聯盟為主陣地,以“青藍工程”、校本教研、同課異構等為主要載體,深入開展老中青年教師傳幫帶活動,多渠道為學習型、研究型、專家型教師隊伍建設搭建舞臺。
以“青藍工程”為依托,以教學研究提升教師專業認知,先后開展了基于校情、學情的20余項省市級教育教學課題研究,獲省級優秀成果二等獎1項、市級教育教學成果獎4項,3項市級規劃課題結題,10多項區、縣級小課題研究工作有序開展,86名教師獲省市級教科研成果獎勵,學校成功創建為濰坊市中小學美育特色學校。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憑借精準施策和過硬的育人質量,一批批優秀的學子以驕人的成績昂首闊步邁進北京體育大學、山東大學、魯迅美術學院等理想學府。
一次次精彩的跨越,是三中人對特色辦學之路的完美詮釋;一張張告捷的喜報,是三中人呈交給廣大家長和社會各界的滿意答卷。
(山東省青州第三中學黨委書記、校長 趙俊江)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