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報
2022-05-31 10:13:05
原標題:煉鋼先煉人 鑄鐵先鑄魂
來源:中國教育報
山東工業職業學院依托自身鋼鐵行業辦學背景,根據產業文化育人實踐和行業企業用人需求,以學生全面可持續發展和文化素養提升為關注點,提出了“煉鋼先煉人,鑄鐵先鑄魂”的鋼鐵行業人才培養理念,明晰了培養擁有“鋼一般的意志品質、鐵一般的職業紀律、火一般的從業熱情”的準鋼鐵產業工人的育人目標,讓學生在學習、實踐和生活中涵養工匠精神、勞動精神和勞模精神,提升職業認知力、崗位勝任力、團隊協作力和擇業競爭力,成為行業和區域經濟發展所需的高技術技能人才。
一核多翼,構筑“鋼鐵思政”校本課程群
山東工業職業學院將鋼鐵企業的蓬勃發展、鋼鐵工人的優秀意志品質與課程改革結合起來,校企地三方合作開發并構建了以“鋼鐵思政”為核心課程,以地方歷史、創新創業教育、文化禮儀、安全教育等為輔的“一核多翼”特色校本課程群。學院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突出“準鋼鐵工人”的高素質要求,尤其狠抓課程思政育人,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步形成堅定的意志品質、高尚的道德情操、嚴謹的行為規范和良好的責任意識。近年來,涌現出了全國“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先進個人”于航、“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獎學金獲得者李金風等一大批“德高技強”的優秀學子。大量“即插即用”的畢業生得到了用人單位的高度重視。近三年,山東工業職業學院與山鋼集團、青島鋼鐵、東北特鋼等企業合作組建工學結合訂單班63個,受益學生2100余人,獲批國家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
融創并舉,建立“四化”資源產出工作站
山東工業職業學院牽頭成立了由近百家企業和學校組成的山東冶金職教集團,并成功入選國家示范性職教集團聯盟培育單位。學院借助資源優勢,依托全國高校思政建設精品項目“工院三十百課程思政工程”,校企共同建立工作站,遵循“一體化設計、結構化實施、顆粒化產出、模塊化推廣”的原則,圍繞培養學生產業工人核心素養,以物質文化移植、制度文化仿制、行為文化提升、精神文化創新“四階遞進”的方式,把鋼鐵文化的“隱性”元素逐級加工轉化為適用于人才培養的“課程、教材、視頻、案例、制度”等“顯性”資源,供給并運用到校園建設、實踐活動、日常生活等教育教學各個環節中,全面實現產業文化內涵對職業教育教學的有效覆蓋,打造形成了有借鑒價值的課程思政資源轉換方案樣板。
虛實相通,建成“開放空間式”育人環境
山東工業職業學院將鋼鐵產業文化與專業實習結合、與社會實踐結合、與第二課堂結合、與校園文化結合、與網絡教育結合,創建“實訓、實踐、活動、環境、網絡”“五維一體”的開放空間。學院通過“任務驅動、情景沉浸、角色體驗、互動提升”,實現了教育和文化資源交互融合、教學和企業人員優勢互補、教學和生產過程相互滲透。以“五年規劃、年度計劃、季度推進”的推進方式,構建了“獲取—使用—開發—培養—評價”“五位一體”的工作體系,在“基地共育、平臺共建、師資共聘、資源共享、文化共融、產品共創”的過程中,形成了“校企協同推進,學校精心培育、部門凝練打磨、團隊組織實施”的校企產業文化育人長效機制,突出育人合力。學院按照“綠化、美化、亮化、文化”的建設思路,統籌校園規劃建設,將企業管理文化、運行機制、管理理念、精神價值觀、工業模型、產業發展史等內容移植、導入、融入校園,形成既能體現功能需求又能體現價值教育的校園景觀環境。建成的“冶金史館”和“冶金材料博物館”是山東省內僅有的鋼鐵冶金專業類文化素質教育展館。學院還建成了當地高校首家集展覽、教育、培訓于一體的“消防安全體驗館”。
山東工業職業學院鋼鐵產業文化育人體系解決了專業領域人才供給與產業需求的結構性矛盾,提高了對社會發展和產業升級的人才貢獻度,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果。其成功經驗在全國職業院校校長論壇、山東省課程思政研課會等省級以上會議上分享交流,獲得業內高度評價。
(白星良 張峰 張蕾 陳宇)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