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公安報
2022-05-07 08:50:05
原標題:濰坊:搭建“平安小院”,警民共書平安章
來源:人民公安報
□本報記者 李嘉慶 通訊員 張志明
濰坊位于山東半島中部,2021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010.6億元,農業發展水平居全省第一。城市的新發展對市域社會治理提出了新挑戰,山東省濰坊市公安局始終把政治引領擺在突出位置,全方位推動“黨建帶隊建”各項措施落地生根,著力鍛造“紅心向黨、忠誠為民”的公安鐵軍,健全完善體制機制,不斷激發市域社會治理新動能。
警民一心共譜平安新曲
濰坊市公安局聚焦黨政一體,推動將社區警務納入網格化一體運行、同址辦公,推動派出所長進鎮街班子、社區民警進村居班子,有問題同部署、同研究,有風險同發現、同化解。
高密市公安局創新開展“平安小院+矛盾糾紛警情聯合調處”機制,實現基層矛盾糾紛不上交。家住高密市柴溝鎮的徐某智因宅基地問題與鄰居徐某萍產生矛盾,派出所多次出警進行調解未果。近日,徐某智醉酒后來到徐某萍經營的飯店鬧事,徐某萍向派出所報警。派出所按照聯合調處機制要求,首先對徐某智依法進行了行政處罰,并告知雙方到“平安小院”接受調處。“平安小院”安排鎮司法所長接手此案,并召集鎮上有關部門進行會商和實地踏訪,發現了矛盾癥結,很快就找到了解開“疙瘩”的“鑰匙”。在“平安小院”主持下,采取現場丈量土地、座談溝通勸說等形式,最終雙方達成了一致協議,答應和睦相處。
“平安小院”整合綜治、司法、民政和人社等12個部門職能,入駐民警、專業律師、“鄉賢”和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等7支隊伍,搭建起了矛盾糾紛化解的基本架構,給了群眾一個提供“反映問題、說事拉理”的地方。
強化預警消除風險隱患
“校園安全牽動千家萬戶的心,這里每天都有戴著‘黨員先鋒崗’紅袖箍的輔警站崗,我們家長放心多了。”4月18日中午,在濰坊市高新區北海學校門前接孩子放學回家的市民郭峰對記者說。
濰坊市公安局依托校園黨組織,推行“5+1護學崗”模式,推動全市近3100所中小學和幼兒園全部配備2名輔警攜帶單警裝備在校園門口執勤,并全部安裝校園前端感知預警系統,提升預警防控水平,確保校園安全。
在此基礎上,濰坊公安進一步拓展服務,在“校圈”實施“停車護學”新模式。學校周邊的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紛紛響應,主動在學生上下學時段集中開放內部停車場,讓家長錯時停車。學生接送地點由路邊轉移到院內,不僅保證了安全,還減少了交通擁堵,實現了資源共享,多方共贏。
全市19所高校全部建立標準化警務室,充分發揮高校警務室“哨兵”作用,根據高校師生所求所需,實現“警務室吹哨,各警種報到”。
此外,濰坊公安堅持“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主管、行業主責”,構建市、縣、派出所、從業單位、從業人員五級架構安全監管責任體系,強力推進“5個100%、三個抽查”機制,消除風險隱患6700余起。
靠前一步創新優化服務
4月1日上午,正在安丘市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的民警王勇收到了一面特殊的錦旗。“我打聽不到你的名字,就把你的警號128753寫在上面了。”送錦旗的市民緊緊握著王勇的手。
王勇是濰坊市公安局機關應急警力預備隊三大隊臨時黨支部第四黨小組組長,3月31日夜間,在路口執勤的王勇協助該市民將患急癥孩子送醫,第二天一早,該市民便趕制了這面錦旗送到王勇的執勤崗。
濰坊市公安局黨委堅持黨建、隊建、業務工作同謀劃、同部署、同推動,創新機制,培育先鋒,推動黨建融入各項公安工作。創新“黨建+窗口”服務,全面放開城鎮落戶限制,暢通入鄉返鄉落戶渠道;推進戶籍“1+6”服務模式,建設13處智慧“無人警局”,24小時“不打烊”為群眾服務。
2021年,濰坊公安機關各級黨組織605名服務企業專員搜集問題745個,幫助協調解決679個。先后推出11項服務企業措施,為多家重點企業員工上門辦理戶籍、出入境、車駕管等業務。同時,他們重拳打擊涉企違法犯罪,嚴厲打擊涉企違法犯罪,為企業挽回經濟損失5.2億余元。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