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報
2022-05-06 14:18:05
原標題:盲人門球育人課程促進師生共成長
來源:中國教育報
在學校門球館里,視障學生們在教師王金琴的帶領下緊張地訓練著,時而撲躍,時而倒地接球……在山東省濰坊盲童學校,小小門球成為學生喜愛的特色運動項目,也成為視障學生鍛煉身體、磨煉意志的有效載體。學校基于視障學生特點,開發德技體共生的盲人門球育人課程,視障學生因門球而出彩,從而形成了校園盲人門球運動特色,門球精神、門球文化引領學校高質量發展。
針對視障學生體育運動項目較為單一、體育課程內容不夠豐富、體育育人相融度不高等問題,學校自1999年開始探索盲人門球項目,通過20余年的不懈追求和精益求精,開發出本土化的全學段融合盲人門球課程,建立起從門球游戲到基本動作教學,從體育課教學到專業技戰術訓練,從身體素質訓練到心理訓練等一系列系統完備的盲人門球課程內容。創編了盲人門球游戲,開展門球社團、組織門球比賽,門球成為學生喜愛并樂于參與的體育運動項目。編著的《盲人門球教學與訓練》一書,為目前國內僅有的盲人門球專業教學訓練書籍。學校還創生了“互動代償式”盲人門球教學模式。
學校根據每名學生的動作習慣、個性特點因材施教。通過教師講解、學生自主體驗、教師模仿糾正、個別化體驗、練習鞏固等基本環節,強化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采用個別化、啟發式、情境式教學,引導學生嘗試、體驗,享受運動的快樂。同時,創新課程評價,形成了“矯正激勵法”評價策略,挖掘每一名學生的潛力,讓每名視障學生從門球運動中找回了健康、找回了快樂、找回了自信。學校還研發了專業化的盲人門球技戰術,實現了發跳球與防跳球的技術創新,解決了防守跳球的難題。改進了“撲擋接球”和“屈腿護腰接跳球法”,在全國殘運會、殘奧會等大賽中得到運用并取得優異成績,系列技戰術在國家盲人門球隊及部分省級強隊廣泛推廣。
如今,德技體共生的盲人門球育人課程,以體育課、興趣小組、學生社團、校運會等多種形式在校內廣泛深入開展,成為喜聞樂見的運動項目。德技體共生的盲人門球育人課程研究與實踐也取得累累碩果,成為學校亮麗的名片。視障學生因門球而出彩。視障學生通過門球課程的學習,普遍改善了“盲態”,大大增強了體能,培養了堅強的意志品質與合作精神。通過參與門球訓練及比賽,提升了社會適應能力。門球使視障學生變得更加陽光、自信、快樂。先后有32名學生參加全國和國際大賽,站上了各類賽場的領獎臺,6名學生進入國家隊,榮獲3次殘奧會亞軍。20多年來,有310名視障學生接受系統訓練,受益終身。學校門球隊21年保持全國前三名。特教園丁因門球而成長。團隊成員深入研究門球教學與訓練,取得豐碩成果。項目負責人成為國家特殊津貼獲得者、正高級教師。由此也吸引帶動其他教師開展教學研究,涌現出省特級教師、齊魯名師、市優秀教師等8名,名師工作室3個。教師獲國家專利1項,門球課程編入人教版《體育與健康》教師教學用書,發表各級專業論文數十篇。學校門球特色日益形成,門球運動深入開展,建設了一流的盲人門球專用訓練館,學校成為盲人門球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并被確定為山東省盲人門球訓練基地。辦學成果吸引了國內外同行學習交流。
門球文化不斷發揚光大。多年來,學校形成了“勤學苦練、頑強拼搏、自強自立、爭創一流”的門球精神。盲人門球運動的廣泛開展與優異的比賽成績帶動了全校師生爭先創優。學校先后被授予省特殊教育先進單位、省規范化學校、省殘疾人體育工作先進單位、省文明校園等稱號,并被省政府部門記集體二等功。
學校還立足德技體共生的盲人門球育人課程,進一步豐富了多元特色課程體系,構建起“一生一特色、一生一專長”的“天才一小時”特色課程群,百花爭艷惠及視障學生。學校通過黨建共建,引入濰坊醫學院、濰坊市婦幼保健院、濰坊廣電集團等18家企事業單位組建課程開發聯盟,深入開展醫教、康教結合,共同為學生成長助力。目前,以門球育人課程為代表的特色課程群成為學生成長成才的引擎。
(史松竹)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