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報
2022-04-03 10:23:04
原標題:參與式開放日讓家長與教育同行
來源:中國教育報
家長開放日活動是實現家園共育的一種重要實踐形式,幼兒園通常會定期或不定期地邀請家長來園參觀,參與一日或半日教育教學活動,讓家長從整體上了解孩子在園表現以及幼兒園教育教學的方法和內容。我們以省級教育規劃課題“幼兒園家長學校梯度課程開發與實施研究”為引領,把家長開放日“小題大做”,遵循“家長開放日是教育峰會”的宗旨,促進家長開放日成為最好的課程。
了解需求
做教育的“解惑人”
交疊影響域理論認為,學校和家庭都承擔共同的教育責任,對孩子的成長起到相互交織的作用。如果學校、家庭經常進行高質量的溝通和互動,形成共同的經驗和價值觀并采取一致的行動,使孩子從不同的場景中接受一致的信息,即受到交疊的影響,將有助于孩子的成長與發展。如何將交疊影響域理論運用到家長開放日中?怎樣辦好高質量的家長開放日?這成了我們思考的命題。
調查家長教育需求。任何課程設計都應以現實為起點,只有從實際情況出發,對課程現狀有一定了解和把握,才能對其本質有更深層次的探索。我們向家長做關于開放日的問卷調查,傾聽小、中、大班不同年齡段幼兒家長的教育需求,征求家長對幼兒在園生活、游戲、學習等的期待和建議。有的小班家長希望增加親子項目,借助開放日和孩子深入互動;有的大班家長希望向老師學習指導孩子的技能;有的家長提出可以不固定開放時間,讓家長多參與開放活動等。家長希望了解孩子教育狀況的態度為高質量開放日指明了方向,家長需求調研的結果也為增強家長開放日的實效奠定了基礎。
科學安排開放活動。為了更好地為家長服務,針對有些家長工作時間難以調整的現狀,我們科學安排幼兒園向家長開放的時間,把原來的開放日改為開放周,讓家長根據自己的時間靈活參與;將小組開放、個別開放與主題開放相結合,讓家長根據自身情況參與“定制式”家長開放活動;爺爺奶奶開放日、爸爸開放日、媽媽開放日相結合,滿足了不同群體家長的需求;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更要規避人員聚集的情況發生,“云端開放日”讓不能來園的家長也能了解到孩子的在園生活。
參與體驗
做教育的“引路人”
意大利教育家蒙臺梭利說:“我聽過了,便忘記了;我看見了,便記住了;我操作了,便理解了?!眳⑴c、操作、體驗的學習方式同樣適用于家長。在實踐研究的過程中,我們積極營造“家庭般學?!焙汀皩W校般家庭”的雙激活氛圍,探索出家長參與教育活動、參與教育研討、參與觀察分析的“三參與”家園融合模式,讓家長在家一般的氛圍中,帶著教育眼光去關注孩子的言行,讓自己的教育行為更專業,從而提高教育水平。
參與教育活動,變“跟從者”為“當事人”。傳統的家長開放日,家長只是跟從幼兒園的教育活動,容易游離在活動之外。我們根據家長的需求及幼兒年齡特點,向家長開放有針對性的活動內容,讓家長真正參與其中,成為教育活動的一分子。小班家長需要了解幼兒在園獨立生活的狀態,我們便讓家長全方位參與幼兒一日生活活動、游戲活動、教育活動,家長和孩子共同體驗自主進餐環節,幼兒自主取餐、進餐、餐后整理的過程,讓家長深刻感受到幼兒一日生活的科學安排及幼兒在園獨立生活的能力;中班家長更加關注幼兒教育活動,我們針對不同群體分別開展易于參與體驗的教育活動,教育活動“冒險島的秘密”中,爸爸們用身體變幻出高山、叢林、河流,和孩子一起踏上探險之旅,爸爸們在和孩子親密互動的過程中,認識到自己的教育價值,激發起參與家庭教育的熱情;大班家長的關注點聚焦在幼小銜接,我們將幼小銜接滲透在生活環節、集體教育和游戲活動中,讓家長參與其中,切身感受到幼兒自主學習、自主游戲、自主生活的魅力,體悟到幼兒是有能力、有自信的學習者,對孩子適應小學生活樹立信心。
參與教育研討,變“局外人”為“局內人”。過去,家長雖然定期參加開放日活動,但對于教育活動背后的理念及思考了解較少,更無法與家庭教育進行有效融合。我們認為開放日是轉變教育理念的峰會,家長參與教育活動后,家園之間會針對相關教育問題開展深入研討,引導家長領悟活動設計背后的思考及教育的初衷。在媽媽們參與教育活動后,我們開展以“高質量的陪伴就是最好的教育”為主題的家長研討會,指導媽媽們學習有效陪伴的方法;在爸爸們參與教育活動后,我們開展以“爸爸參與是孩子完整教育的前提”為主題的家長研討會,引導爸爸們認識到自己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從而改變爸爸在家庭教育中缺位的現象。
參與觀察分析,變“觀摩者”為“觀察者”。為了實現1+1>2的目的,達成“家庭般學校”和“學校般家庭”的家園關系雙激活的情形,我們結合《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相關領域目標,設計了不同年齡段家長開放日觀察表,把生活活動、游戲活動、教育活動中的觀察、識別元素向家長做重點講解。例如,在游戲過程中重點觀察“幼兒在玩什么”“遇到了哪些問題”“是怎樣解決的”,引導家長帶著問題有意識地觀察幼兒,進而會觀察、會分析,掌握科學的方法。
評價反思
做教育的“明白人”
為了更好地達成家園協同育人的目的,開放日活動后,我們會通過調查問卷與專題會議的方式,從家長、教師兩個層面及時開展反思與評價,做好梳理工作,以便進一步提高開放日質量。
從家長反饋的調查數據看,100%的家長喜歡家長開放日的內容與策略,91.2%的家長教育理念發生了轉變,82.78%的家長教育知識得到增長,79.32%的家長教育能力得到提高。同時,有22.8%的家長希望得到教師更有針對性的指導,因此,個別化家長約談將成為今后努力的方向。
從教師反思的情況看,教師普遍認為參與式開放日是手把手領著家長做教育的較好路徑,但也給教師帶來了很大的挑戰。教師在家長研討會召開前后,不但要準備充分的預案,而且要積淀豐富的教育理論知識。為此,我們通過多種途徑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
專題培訓,增強教育指導能力??茖W的家庭教育指導既要有適宜的教育理念做指引,又要有對教育學、心理學、家庭學等理論知識的深刻理解和長期積淀。為此,我們聘請家庭教育專家對教師進行有關家庭教育指導的培訓,幫助教師系統學習家庭教育指導課程及方法,為教師指導家庭教育奠定基礎。
園本教研,深挖教師專業功底。教師只有全面正確地認識兒童、了解兒童、讀懂兒童,才能更好地支持兒童發展。每周一次的園本教研,帶領教師深刻領悟《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精神,逐一分解五大課程領域的子目標,幫助教師樹立正確的兒童觀、教育觀、發展觀,提升教師的專業內涵。
分享交流,反思共享教育智慧。實踐證明,教師在教育過程中得到的最大援助來自其他教師,教師間的互助合作、分享交流,可以最大限度地實現資源共享和經驗互補。我們充分發揮骨干教師的示范引領作用,讓他們從不同側面梳理自己在家庭教育指導方面的方法與路徑,進行經驗共享。這使教師對問題的認識有了更高的起點,啟示每個人從更多的角度考慮問題、重構經驗、擴展理論。
(作者單位系山東省淄博市齊盛幼兒園)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