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舜網
2025-01-13 10:54:01
原標題:一根碳纖維“拉動”大國重器
來源:舜網
原標題:一根碳纖維“拉動”大國重器
來源:舜網
□ 本報記者 胡 偉 鄭 莉
本報通訊員 任現輝 姜凌春
“這款手機,最吸引我的是使用了碳纖維內屏支撐層,輕薄又堅韌。咱們威海企業生產的碳纖維,還廣泛應用在我國航空航天領域的大國重器上,我感到由衷的自豪!”1月10日,在威海市新威路的華為服務中心,市民王勇一邊展示新買的華為Mate X6手機,一邊對記者說。
在去年年底舉行的華為新品發布會現場,僅僅幾克的碳纖維就能吊起一臺300斤重的摩托車。小小碳纖維何以有如此威力?
“耐得住3000攝氏度的高溫,強度是鋼鐵的10倍,還耐酸耐腐蝕,具有超強的抗疲勞性,這就是被譽為‘黑色黃金’的‘21世紀新材料之王’碳纖維。”威海光威復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威復材”)董事長盧釗鈞解答了記者的疑問,“1月10日投入商業運營的全球首列碳纖維地鐵列車,也使用了這種材料。”
想要了解光威復材生產的碳纖維,還得從釣魚竿說起。作為“中國釣具之都”,如今全球60%以上的釣具產自威海,產品遠銷60多個國家和地區。但在多年以前,國產碳纖維一直沒有突破技術壁壘,威海不少主營釣魚竿業務的企業只能依賴進口碳布。
“那時的窘境,我們用一句到現在都扎心的話來概括,就是‘通知性漲價,賞賜性供給’。”盧釗鈞說,為了打破困境,光威復材成立子公司威海拓展纖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拓展纖維”),成為我國第一家從事碳纖維研發生產的民營企業。通過在研發上下功夫,如今拓展纖維不僅助力國產碳纖維實現“從無到有”,還對標國際碳纖維最高水平成功研發出T300到T1100、M40J到M65J等15大類全系列型號,助力我國航空航天等重點領域裝備實現了碳纖維國產化替代,“拉動”了大國重器。
企業乘風破浪的背后,是威海市在碳纖維產業集群建設上的超前布局和不懈努力。2015年,威海臨港區打造碳纖維產業園,持續引進國家碳纖維產業計量測試中心等24家高端科研平臺,與42家高校院所建立長期合作關系。2018年,威海市將碳纖維及復合材料選入八大產業集群重點培育,配套協作、資源共享、優勢顯著的特色產業集聚區加速形成。
“有拓展纖維這一龍頭企業牽引,還有碳纖維未來廣闊的應用場景,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延鏈補鏈,從一根碳纖維拉出一個產業集群,形成新的增長點。”威海臨港新材料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碳纖維產業園的開發、運營、招商等工作,該公司副總經理江宜靜介紹,如今的碳纖維產業園里,40多家上下游及配套企業和機構“卡位入鏈”,將30萬平方米的廠房全部“填滿”。
山東天錕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錕科技”)就是“卡位入鏈”的企業之一,主要從事高端無人機系統生產制造。“原來做試飛要跑很遠的路,現在園區不僅給我們配套提供了試飛場,還協助我們申請了試飛的空域,大大提升了研發效率。”天錕科技董事長杜綿銀告訴記者。
隨著天錕科技等一批碳纖維應用企業的發展成長,“中國碳纖維基地”落戶威海,威海碳纖維及復合材料特色產業集群鏈條已涵蓋研發、轉化、生產、檢測等全環節,產業逐漸向汽車輕量化、壓力容器、風電和建筑補強等領域擴展。2024年1-11月,威海市碳纖維等新材料產業集群實現營業收入284.4億元。
如今,“黑色黃金”也越來越多地走進百姓生活。“這是我新買的羽毛球拍,框體由碳纖維復合材料制成,輕巧、堅韌、不易變形,感覺自己球技都提升了。”在威海乒羽健身中心打羽毛球的市民叢靜靜說。
“目前,碳纖維加固已成為房屋建筑結構加固最常用的加固方法之一,具有高強高效、材質薄、重量輕、施工便捷、耐腐蝕性好等特點。”許鵬程是碳纖維產業園的一名工作人員,對于碳纖維的創新應用如數家珍。
“下一步,威海市將聚焦新質生產力發展加力突破,持續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不斷培育壯大碳纖維及復合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奮力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威海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邢海波表示。
原標題:一根碳纖維“拉動”大國重器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