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壹點
2017-11-21 08:18:11
104國道黃河北段、242省道章丘南段改建工程年底通車后,相比于之前,濟南市民往北和往南出行將更加快捷,開車能省半個小時。作為“六射”城際綜合運輸通道的一部分,兩項目將進一步完善省城交通路網,推進濟南“北跨”和濟萊協作區的聯系,濟南“一小時生活圈”將更加順暢。
從104國道可以去青島、淄博、石家莊等城市。
市民開車往北往南
比原來省半小時
聽到104國道黃河北段年底要通車的消息,省城出租車駕駛員王師傅很是興奮。“有時候要去外地送客人,經過黃河大橋后,104國道就很難走了,我們經常得繞道,等國道修好后,再跑車就方便多了。”
記者在104國道與靳家立交交叉口看到,從黃河大橋南側過來的不少車輛右轉進入立交橋,從立交橋可以進入青銀高速(G20),東可達淄博、青島。此外,按照104國道的走向,市民開車可以去德州、石家莊以及北京方向。
11月16日零時起,泉城“北大門”——位于104國道上的濟南黃河大橋正式停止收費,104國道黃河北段改建工程竣工通車后,通過“北大門”向北,將一路暢行無阻。
作為連接濟南章丘區與萊蕪的重要通道,242省道章丘南段改建完工后,章丘“南大門”也將徹底打通。除了京滬高速(G2)以外,市民可以通過省道242進入萊蕪,不僅省時間還能省錢。
按照濟南市交通委公路局兩位副局長的分析,104國道黃河北段通車后,從黃河大橋往西到青銀高速原來需要50分鐘,現在僅需10分鐘,從章丘文祖鎮到萊蕪原來需要40分鐘,通車后僅需15分鐘。也就是說,兩個項目建成通車后,能省去大約半小時時間,道路通行效率大為提升。
交通路網更加完善
帶動周邊發展
濟南市交通委在“十三五”規劃中提到省城交通問題時說,濟南交通運輸通道存在不完善的問題。目前,省會城市群經濟圈內各地市間主要以公路為主,其他交通方式發展滯后于公路,尤其水路發展滯緩,以高速公路為骨干的交通體系難以促進經濟圈一體化發展。
在濟南市域范圍內,普通國省道跨黃河難的問題比較突出,部分橋梁的交通量已經達到了飽和狀態,堵車、交通中斷時有發生,制約著“北跨”發展。
為改變這種格局,“十三五”期間,濟南將打造“六射”城際綜合運輸通道,即以濟南綜合交通樞紐為核心,規劃建設濟南—德州、濟南—濱州(東營)、濟南—淄博、濟南—萊蕪、濟南—泰安、濟南—聊城六條放射狀城際通道。
按照規劃,濟南將打造以城際鐵路為主導、公路為補充的客運系統和以高速公路為主導、國省干線普通公路為補充的貨運系統。通過完善該城際交通網,做大做強省會經濟,輻射帶動周邊區域,實現聯動發展。
作為濟南新舊功能轉換區主干道之一,靳家互通立交對服務城市發展需求、改善沿黃地區形象必將發揮交通先行作用。104國道改建完成后,沿線居民和企業通過靳家互通立交往東直達遙墻國際機場、連接濟樂和濟東高速,往西連接青銀直通京福、濟聊高速,極大地方便了黃河北地區的市民出行。
242省道通車后,章丘往南發展再添新通道,城市發展空間再次拓展,濟萊經濟協作區連接更加緊密。“省道242緊連省道102、國道309以及省道243,是濟南公路網建設的一部分,它的建成有利于完善濟南道路網,拓寬濟南發展空間,加速濟南城市發展,濟萊經濟協作區聯系將更加密切。”濟南交通委公路局副局長朱立河說。
據介紹,這兩個工程項目建成通車后,濟南港溝到萊蕪需要45分鐘,濟南到德州只需50分鐘。隨著濟南市干線公路路網結構進一步優化升級,“濟南一小時生活圈”將更加順暢。
章丘南山旅游
將得到更好的開發
除了承擔交通功能,記者了解到,省道242開通后,將大大方便市民進入南部山區以及萊蕪市旅游,章丘南部山區旅游資源必將更好地開發利用,一條黃金旅游路線將全面建成。
據悉,242省道沿線旅游資源豐富,古文化遺跡眾多,通車后,市民開車可直通齊長城、平郭城遺址、錦屏山風景區、呂祖泉旅游區,途經三德范、西王黑、大寨、田廣等歷史悠久的古村鎮。
此外,242省道緊鄰濟萊高速(京滬高速一部分),距離濟南植物園、野生動物世界非常近,而且,從章丘區到萊蕪雪野湖景區僅需15分鐘車程。
記者在沿途探訪發現,省道242線兩側是綿延起伏的群山,群山里面零星散落著不少自然村落。濟南市交通委工作人員說,到了明年春天,群山就會披上綠裝,沿途景色非常優美。如果市民喜歡自駕,可以來小山村轉轉。
“我們的目的之一就是打造一個又好又快的山區旅游公路品質工程,以后市民開車沿著省道242可以盡情地領略章丘南部山區的田園風光。”在施工現場,朱立河副局長表示。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