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報
2025-05-14 09:38:05
原標題:創新建筑類專業思政育人模式
來源:中國教育報
原標題:創新建筑類專業思政育人模式
來源:中國教育報
山東工程職業技術大學認真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從培養“高端技能人才”的職業技能和綜合素養出發,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構建了產教融合共同體背景下建筑類專業“三主導、四結合、五環節”思政育人模式,同時建構了多元化、過程化、開放性和增值性的校企協同思政育人評價體系,目前已取得顯著成效。
高屋建瓴
思政育人細致入微
高校人才培養是育人和育才相統一的過程,建筑類專業要建設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必須將思想政治工作體系貫通其中,明確校企雙方承擔的思政育人任務、抓好產教融合與專業思政建設。
學校從培養高端技能人才的職業技能和綜合素養出發,通過優化建筑類專業思政育人目標、專業思政育人元素挖掘、思政育人模式構建、專業思政育人資源建設、建立校企協同思政育人評價體系五方面,對建筑類專業思政育人展開了全面入微的細致研究。
學校調研產教融合共同體背景下建筑類專業產業發展和企業崗位需求,優化專業思政育人目標,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深入挖掘建筑類專業思政育人元素。學校以學生為中心,構建產教融合共同體背景下建筑類專業“三主導、四結合、五環節”思政育人模式。
三主導即以學業導師、企業導師、生活導師為育人的主導;四結合即結合區域特色,結合職業本科實際,結合新產業、新業態,結合學生發展需要;五環節即在公共課程教學、專業課程學習、實踐課程練習、第二課堂拓展、崗位實習鍛煉五個環節有機融入思政元素。每一個環節,學校都深入保證思政育人的有效通暢。
通過具體研究與實踐,可以解決諸多已存在的問題,在學校、企業、社會、學生家長共同制定的校企協同思政育人評價體系中,思政育人的成效能得到充分彰顯。
以人為本
思政育人改革有方
在具體改革方案設計方面,山東工程職業技術大學下大力氣真抓實干,制定出一系列科學合理的改革方案。
學校結合產業和企業崗位需求,根據建筑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形成建筑類專業“厚工匠精神、樹工程思維、強創新意識、固設計能力”的思政育人理念。從專業發展、產業需要、企業要求等多個維度出發,挖掘建筑類專業思政育人元素。
在教學改革契機下,學校以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為路徑,在教育教學實踐中不斷改進思政教學方法:一是采用項目化案例教學法,通過公共基礎課培養邏輯思維和創新意識;二是采用任務驅動集合主題探究法,通過專業課打造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三是采用虛實結合的實驗教學法,通過實踐課鍛造求真務實的工匠精神;四是通過“第二課堂”,培育勇于開拓的創新精神;五是采用現場展示教學法,通過崗位實習打造優良素質。通過改進教學方法,實現了素養思政育人、課程思政育人、技能思政育人、活動思政育人、職業思政育人。
在建筑類專業思政育人資源建設上,學校積極整合國家、省級思政示范課及其他思政育人教學資源,搭建建筑類專業思政育人教學資源平臺;整合校內外優質人才資源,建設一支由專業教師、思政課教師、輔導員、行業企業導師等人員共同組成的結構化思政育人教學團隊。此外,學校還編撰了一批滿足技能提升和綜合素質培養、將思政育人元素與建筑設計課程內容緊密結合的思政教材。
學校的創新理念獲得較大成功。首先,形成了建筑類專業“厚工匠精神、樹工程思維、強創新意識、固設計能力”理念。從建構主義理論出發,通過研究建筑類專業定位,結合產業發展與企業需求調研,實現思政育人目標的優化和思政育人模式的構建,形成了新理念。其次,構建了產教融合共同體背景下建筑類專業“三主導、四結合、五環節”模式。針對產教融合共同體背景下行業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基于“三全育人”理念,從學生的發展需求出發,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創新構建了促進職業精神、綜合素養與職業能力培養相統一的思政育人模式。再其次,構建了多元化、過程化、開放性和增值性的校企協同思政育人評價體系。建立了需要企業、學校、社會、學生家長共同制定多元化、過程化、開放性和增值性的校企協同思政育人評價制度,建立與學校日常教學評價并行的評價方案,建成與建筑類專業相適應的校企協同思政育人評價體系。
學校這一課題研究成果的推廣,在建筑設計專業中實施,進而在山東工程職業技術大學所有建筑類專業推廣實施,使3000余名學生受益。研究成果不僅對學校其他專業、區域內其他院校建筑類專業思政育人模式產生良好的輻射帶動作用,還為行業企業員工培訓提供助力。
全面支持
思政育人不遺余力
全面實現高質量發展,已成為山東工程職業技術大學全校上下的共識,為本項目的實施提供了良好的環境氛圍。
學校取得了一批在山東省內外具有重要影響的教學成果,現已建成省級品牌專業群2個、省級高水平專業群2個、省級企校共建工科專業2個、省級特色專業4個;獲國家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獲山東省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獎14項,其中省級特等獎3項、一等獎5項;2022年,立項省級教改項目8項,其中重點項目6項,2023年,立項省級教改項目6項,其中重點項目5項。成功獲批5支省級教學創新團隊,新型建筑工業化等4個研發中心被批準為山東省高等學校新技術研發中心。
學校成立了山東工程職業技術大學內涵建設指導委員會,以校長為主任,分管教學副校長、分管科研副校長、教務處處長為副主任,教學名師、精品課程主持人、教學成果主持人等為成員,有力推動了教學改革工作。此外隨著《教學改革項目立項管理辦法》等一系列規章制度的出臺,有力保證了制度上的全面支持。
學校設立教學改革專項經費。根據學校立項管理辦法,對于校級教改項目,學院給予經費支持,對于省級教改項目按照省級財政支持給予1∶1配套,至少支持1萬元。經費支持和資金獎勵有效保證了教改項目的順利實施,大大提高了教改項目的含金量。
學校給予教學改革項目在人員上大力傾斜,選派業務能力強、學術嚴謹、年富力強的教師擔任項目主持人,組織理念先進、教改能力強、實力雄厚的研究團隊,并在調研、實踐和應用上予以支持,確保全校教學改革有序推進。
(張珊珊 武云芬 王利娟 陳敏敏)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