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健康報
2025-04-16 10:43:04
原標題:統籌規劃,構筑醫學新高地
來源:健康報
原標題:統籌規劃,構筑醫學新高地
來源:健康報
□ 蘇茂泉
當前,人民群眾對優質醫療服務的需求日益增長,國家醫學中心、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方興未艾。山東省濰坊市作為人口大市、醫療資源大市,肩負著保障近千萬群眾健康福祉、服務膠東經濟圈發展的重任。濰坊市的醫療資源總量居全省前列,但存在優質資源分布不均、學科優勢不突出等問題,必須統籌規劃、精準發力,以“建高地、強基層”為主線,全力打造醫學新高地,為建設更好濰坊筑牢健康基石。
首先,立足優勢,整合資源,構建醫療服務新體系。實踐中,我們采取分級分類的方式推進工作。
一方面,打造高水平醫院集群。以濰坊市人民醫院等三甲醫院為龍頭,實施新一輪醫療能力“攀登計劃”和醫療技術“登峰計劃”,推動建設高水平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和醫學中心,積極爭創國家和省級臨床重點專科,推進亞專科和專病中心建設,帶動全市醫療服務能力整體躍升,形成“高峰引領、高原崛起”的立體化發展格局。
另一方面,做強特色專科品牌。依托濰坊市在眼科、骨科、生殖醫學等領域的傳統優勢,集中資源建設“專精特新”學科。比如,濰坊眼科醫院與青島大學共建國際眼視光學院和國際眼科研究中心,濰坊市第二人民醫院呼吸病診療中心爭創國家級重點學科,擦亮“濰坊醫療”特色名片。
其次,引育并舉,創新驅動,激活人才科技“雙引擎”。醫學高地的核心是人才,必須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構建“人才引領創新、創新驅動發展”的良性循環。培育人才需要與時俱進、久久為功,通過完善頂層設計、搭建成長平臺,建設多層次創新人才梯隊。
濰坊市衛生健康系統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理念,強化人才引育創新,全力打造高水平醫學人才集聚高地。2024年,高端人才引育實現新突破,新增泰山學者2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人,新入選“鳶都學者”11人,總數達47人;青年人才集聚取得新進展,實施“百名后備人才”培養工程、“青年醫學人才”托舉工程,大力創新拓展招引渠道,組織開展“百名醫學博士鳶都行”等招聘活動,新引進博士65名、碩士325名;平臺載體能級邁上新臺階,全市建成國家級臨床醫學重點專科5個、省級臨床醫學重點專科37個,擁有全國(基層)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12個,設立國醫大師工作室14處、院士工作站2處、全國名(老)中醫工作室11處,醫療科研實現創新發展。
再次,數字賦能,智慧引領,跑出服務升級“加速度”。數字化轉型是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濰坊市堅持向新發力,以質謀遠,以人工智能(AI)領域的謀劃布局,不斷深化高質量發展內涵。例如,濰坊市人民醫院在腫瘤篩查中引入AI輔助診斷系統,該系統可實現“秒級閱片”,使診斷準確率提升35%,同時為醫生提供治療建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遠程醫療平臺結合智能問診系統,可覆蓋100余種常見病的診療,同時讓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效率提升40%。從“經驗醫學”到“智能醫學”的跨越,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三甲醫院的診斷服務。
最后,醫防協同,普惠共享,織密全民健康“保障網”。醫學高地的價值不僅在于技術突破,更在于普惠民生,因此必須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推動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濰坊市實施醫防融合行動,在二級以上醫院設立公共衛生科,建立臨床醫生參與慢性病防控激勵機制。同時,不斷夯實基層服務網底,推進“縣管鄉用”人才統籌使用機制,推進縣級醫院專家駐點幫扶,使基層診療量占比穩定在65%以上。我們還不斷創新健康管理模式,實施單病種群體管理,全面推行“健康積分制”,居民參與體檢、健康教育可兌換醫療服務等。
健康濰坊建設沒有完成時。我們將以“越是艱險越向前”的擔當攻堅克難,奮力打造醫學創新起源地、優質資源集聚地、健康服務示范地,讓濰坊百姓共享健康中國建設的豐碩成果。
(作者系山東省濰坊市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