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5-04-03 09:18:04
原標題:航母女兵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航母女兵
來源:中國青年報
“××號直升機預計1000位1號起降圈著艦……”初春時節,某海域波光粼粼,正在此處開展訓練任務的遼寧艦上一片繁忙景象,從空中俯瞰,甲板上身著各種顏色甲板識別服的官兵,正穿梭在各型戰機間緊張有序地展開工作。
收到上級指令后,穿著黃色甲板識別服的直升機引導員王雙,在戰機引擎的轟鳴聲中,迅速帶領接收小組就位。與身邊的戰友相比,她的身形略顯單薄,但面對海風和直升機旋翼產生的強烈氣流,她站在甲板上巋然不動,揮舞雙臂指揮直升機安全著艦。
走下戰位,王雙摘去通信頭盔和護目鏡,露出清秀的面龐,她是遼寧艦上眾多女兵中的一員。由于航母飛行甲板是全世界公認的高危作業場所之一,風險大、隱患多,鮮有女性的身影。但海軍遼寧艦自入列以來,積極拓展培養思路,打破女艦員崗位使用的傳統認知,讓越來越多女艦員的颯爽英姿出現在甲板、深艙、駕駛室,成為一線戰位、關鍵崗位不可或缺的一員。近年來,她們與男艦員一起圓滿完成了多項重大任務,用過硬的實力助推這艘巨艦駛向深藍。
“我們是肩負重要職責的戰斗員,在崗位上決不能當花瓶”
在王雙宿舍的衣柜中,有白、藍、黃3種顏色的甲板識別服,每一種顏色代表著不同的工作,從2018年來到遼寧艦至今,她先后擔負安全監察員、系留員、引導員等職責。
“艦載機是航空母艦的主要作戰裝備,對編隊作戰效能有著重要影響,能夠親手在遼寧艦甲板放飛戰機,是一件非常酷的事情。”2021年,在遼寧艦“一專多能”人才培養模式激勵下,王雙進入航空保障部門,覺得自己很快就可以在這艘以自己家鄉命名的戰艦上“用帥氣的手勢放飛戰鷹”。
但來到航空部門,她首先要完成的是艦載機系留員崗位認證,為下一步成為直升機引導員打基礎。20公斤的直升機系留索、40公斤的固定翼艦載機系留索,成為橫在她面前的第一個難題。她每天扛著系留索練習,在磨破了很多雙手套后,最終成為一名合格的系留員。
之后,為了成為直升機引導員,王雙又開始每天重復練習甲板引導手勢上百次,于2021年年底,正式成為一名直升機引導員,將“王雙”二字印在自己的黃色甲板識別服上。
“我們是肩負重要職責的戰斗員,在崗位上決不能當花瓶。”如今,王雙已經記不清自己保障了多少架次直升機安全起飛、回收,她和女艦員們的出色表現,已成為遼寧艦甲板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同樣是直升機引導員的李潔,忘不了第一次站在甲板上作業時的感受:“回收直升機時風特別大,不光有海風還有直升機旋翼吹下來的風,對于男艦員而言都很難站穩。”
從這以后,李潔開始進一步強化訓練,她在小本子上畫出跑位圖,練習迎風站姿,用空余時間舉啞鈴、練蹲姿加強下肢力量,向老班長請教甲板保障經驗,最終克服了這一困難,她一直堅信:“男艦員能完成的任務,我也可以!”
李潔還有另一個身份,是固定翼戰機著艦引導員。相比于直升機引導員,雖不用在甲板上風吹日曬,但在著艦引導臺位前,面臨著難度系數最高、流程最為復雜的戰斗機三類回收,不能有一絲松懈。她需要始終緊盯屏幕,在雷達捕捉到飛機之后,及時用語音播報數據,引導飛行員對飛機姿態進行調整。
第一次真正執行引導任務時,李潔的聲音都在顫抖,機械地報著數據,總害怕自己報錯,還好飛行員穩穩地掛住了阻攔索,讓她懸著的心落了下來。而如今的她,在清晰準確播報的基礎上,還在為飛行員提供情緒價值。她在戰機稍有偏差時,會通過語調給予一些鼓勵,來緩解對方的心理壓力。
去年6月,飛行員們特意送來一封感謝信,向女著艦引導員群體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謝,稱贊其為“夜空中最美的聲音”。
“能獨當一面,才是遼寧艦的一分子”
“當兵是我最正確的選擇,我為自己能夠守衛祖國萬里海疆由衷感到自豪。”2023年9月,從北京建筑大學畢業的顧丹鈺,成為一名海軍戰士,在完成6個月訓練后初登遼寧艦就被龐大的艦體深深震撼,看到大氣磅礴的艦徽和莊嚴鮮紅的軍旗,以及走廊內懸掛的一個個任務紀念標志,她心中的榮譽感、自豪感、使命感油然而生。
顧丹鈺所在的話務班,是海軍艦艇部隊第一個成建制女兵班,擔負著遼寧艦話務臺值班任務,主要職責是承擔航母編隊作戰指揮系統和重大任務人工電話保障,以及航母內部指揮勤務電話通聯。對于她們來說,3秒完成號碼正答、5秒完成名稱反答、1分鐘輸入150個漢字、3分鐘答出180個號碼,只是入門水平。
“遼寧艦是中國首艘航空母艦,我們是全軍首個艦艇話務臺,必須牢記‘首艦首責’的使命。”聽著班長索菲亞講述戰友們從無到有,邊訓練、邊總結、邊規范,摸索開創出可借鑒、可復制的航母話務通信規范性保障標準、流程等新成果,多次獲得上級表彰的故事,讓這名2002年出生的女兵對未來充滿憧憬。沒過多久,她便迎來了第一次隨艦出航。
“出海即出征,戰位即戰場。”從學習制作號碼表、張貼號碼表到接通首長電話,向上級匯報情況等,她對自己戰位的職責和重要性有了進一步的了解。聽著隨時響起的戰斗警報,看著話務班老兵們迅速響應,井然有序地上報、操作,她切身感受了什么叫“百人同操一桿槍”,也在心中下定了早日獨立值更的目標。她始終牢記班長說的這句話:“能獨當一面,才是遼寧艦的一分子。”
顧丹鈺在老兵們的帶領下,一起下深艙、上艦島,摸排全艦電話終端與保障線路,研究繪制拓撲結構圖、信號流程圖等裝備文件,僅用兩周時間便達到獨立值更水平,能夠在專業學習中熟記上千個號碼,在上崗初期就展現出良好的心理素質,被班長索菲亞表揚“能夠較好地完成重要部位電話接轉任務”。
“艦艇部隊是一個專業素養要求極高的兵種,專業過硬才有立足之地。”班長索菲亞介紹,遼寧艦打破專業壁壘和男女界限,廣泛采取崗位實踐帶教、新老分層精訓、男女同標考核的方法,讓女艦員與男艦員同步練本領、同臺比能力,她也多次帶領女艦員在艦上組織的戰傷救護、三防、軍體等各項比武競賽中與男艦員一較高下,她們所在單位獲評“全軍信息通信戰備先進單位”,所在的話務班也獲得了“全國巾幗文明崗”“遼寧艦團員先鋒崗”等多項榮譽。
前不久,報務班女兵戴芳芳再次在男女艦員同臺競技的遼寧艦報務專業比武中奪得第一名,成為這個專業的“三連冠”,取得驕人成績的背后,離不開她夜以繼日地刻苦訓練。
“以前總是畏手畏腳,害怕自己打錯而影響拍發速度,現在是堅信自己一定可以打對,因此打得又準又快。”談及自己所擅長的電傳拍發課目,戴芳芳介紹,得益于全艦官兵立足重大任務、復雜實戰背景設置下狠功夫、練實技術的濃厚氛圍,她感覺自己越來越自信,時刻準備著為航母編隊信息通信保障貢獻自己的力量。
“這里不僅有著寬敞的甲板,更有廣闊的舞臺”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感受雙航母編隊的震撼場景。”今年新學期開學不久,剛出航歸來還沒有顧得上休整的信號兵唐樂平,和戰友們換上久違的常服,帶著精心準備的文字、圖片和視頻資料,一起到駐地附近的小學開展國防教育活動。
“兩艘航母可以同時進行艦載機放飛與回收,意味著我們編隊的體系作戰能力取得了大幅提升,是我國維護海洋權益與和平穩定的有力支撐。”學校大禮堂內,唐樂平為學生們介紹自己在南海某海域執行遼寧艦、山東艦雙航母編隊演練任務的經歷,在深深吸引著臺下孩子們的同時,也把她自己的思緒帶回了那個振奮人心的瞬間。
“我準備放飛艦載機,各號開始占位。”“我已就位,各號按隊形向我靠攏。”作為一名信號兵,她在遼寧艦駕駛室一側,依據上級指令不斷向編隊各艦準確傳達指令,經過戰友們的共同努力,人民海軍的雙航母編隊首次向世人亮相。
“解放軍姐姐,我長大也想當海軍保家衛國,但是我擔心自己會暈船,是不是就沒有機會了呢?”交流環節,在眾多舉手的同學中,唐樂平特意選擇了一名女生向自己提問。
曾經在大學學習舞蹈專業的唐樂平,畢業時本想開一個舞蹈培訓班,但是自己心中那顆小時候就已經種下的種子悄悄發芽,還是讓她選擇了報名參軍。大學時,她曾在市電視臺、劇院演出,聚光燈下的舞臺讓她感覺成就滿滿。但來到遼寧艦以后,她從來沒有后悔,在自己的崗位上,從一名舞蹈演員變成了一名合格的信號女兵,多次執行重大任務。
在距離她戰位僅有幾米的航母駕駛臺,一直想“開著航母闖大洋”的女兵葉瑾瑜,通過日復一日的拼搏,很快就從班里的男兵女兵中脫穎而出,取得了操舵兵崗位的資質認證。她通過小小的舵輪和車鐘,操控著數萬噸的鋼鐵戰艦劈波斬浪,在遠海大洋繪出一道道精彩航跡。
那次雙航母編隊演練任務結束,艦載戰斗機返航歸建前,在遼寧艦上空編隊通場,向艦上的官兵致敬,與此同時葉瑾瑜按照指揮員指令,拉響了自己上方的汽霧笛手柄,向飛行員鳴笛回禮。這莊嚴神圣的時刻,葉瑾瑜的淚水在眼眶里打轉,她覺得自己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只要堅持自己的夢想,就算有再大的困難都能夠克服。”唐樂平用自己和葉瑾瑜兩名女兵成長的故事,告訴這名女生:“這里不僅有著寬敞的甲板,更有廣闊的舞臺。”
在同學們積極踴躍的發言提問中,這次國防教育課接近尾聲,遼寧艦官兵與孩子們合影,一起做出了放飛艦載機戰斗機的“航母style”動作,唐樂平對孩子們說:“讓我們一起放飛夢想,起飛!”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