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
2025-04-02 08:30:04
原標題:給化石拍“證件照”的考古學家
來源:人民日報
原標題:給化石拍“證件照”的考古學家
來源:人民日報
山東大學的人類演化研究實驗室里,燈光柔和,考古學家、山東大學特聘教授李占揚正專注地調試相機參數,變換角度,給化石拍“證件照”。
“石頭是歷史的見證者,它們承載了豐富的文化信息。”長期從事舊石器考古研究的李占揚如是說。他最擅長的是讓遠古化石“開口說話”。“通過高精度攝影,我們可以更清晰地看到原始工具上的使用痕跡,解讀那些被時間模糊的印記?!?/p>
考古攝影,是否僅僅意味著“第一時間按下快門”?答案是否定的。李占揚介紹,考古攝影是對考古現場和文物細節的精準記錄、深度解讀和永久留存,是考古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第二語言”?!白鳛榭脊叛芯康囊皇仲Y料,圖片必須精準地呈現文物細節,以便使研究者更有依據地進行分析與闡釋?!睘檫_到這一標準,拍攝過程往往極為繁瑣。
在河南靈井許昌人遺址的考古現場,李占揚在鴕鳥蛋殼吊墜出土10分鐘內進行拍攝,彼時,器物內水汽未消,這件2萬年前的史前吊墜藝術品最本真的模樣就此定格。為了拍攝靈井許昌人遺址出土的鳥雕像化石,李占揚與團隊成員在暗室嘗試了20多種燈具,反復調整光線、角度與距離,最終在一盞普通學生護眼燈下捕捉到最佳效果,成功記錄了這件珍貴化石的細節……
不同化石的圖像,可能拍攝于不同日期,甚至使用不同相機,即便同一天內,早中晚光線各異,拍出的圖片也千差萬別。為使整套圖片風格統一、細節清晰,甚至比實物更具辨識度,細致的后期處理必不可少,其中花費的心思和工夫不亞于拍攝本身。
“我曾制作過一張圖,圖中包含了176個圖層。當時,我正自學五筆輸入法,記憶難度大。于是,我做一個圖層,記一個字根。一個星期下來,字根學會了,圖也做好了。”李占揚笑言,“考古干的就是‘笨活兒’,想的也是‘笨辦法’?!?/p>
攝影與考古相互賦能,科研與藝術深度融合,助力李占揚在人類演化研究領域不斷深耕,揭示了人類演化史上一系列重要的科學發現。
從河南西峽盆地恐龍蛋化石的搶救發掘,發現確認萬枚恐龍蛋化石,到發現“許昌人”頭骨化石;從率領中國第一支現代人起源考古隊赴非洲肯尼亞考古發掘,到帶隊參加中國第一次在法國開展的聯合考古發掘……李占揚的考古生涯,是一場揭示人類文明奧秘的旅程。
他和考古隊的足跡遍布世界很多地方。在東非大裂谷腹地吉門基石遺址的發掘中,考古隊在前期考古調查時發現了20萬年前的堆積,在進一步發掘和調查中又發現了200萬年前的石器和舊石器時代晚期的細石器,如此,舊石器時代早、中、晚三期的文化線索基本齊全。此外,在肯尼亞裂谷地區的納庫魯郡瑪卡里亞瀑布又找到了一處舊石器時代人類制作石器的遺址,發現了11件石制品,原料為優質的黑曜石和燧石,這是中國考古隊在非洲發現的第一處舊石器遺址?!敖窈?,我們不僅要研究非洲,而且希望發掘和研究歐洲、西伯利亞等地的文化遺存,為研究現代人起源這一世界性課題,作出我們中國學者的貢獻?!?/p>
李占揚常說,“考古工作就像是一場與過去的對話,而我只是這場對話的記錄者和參與者?!彼Mㄟ^自己的鏡頭和文字,讓更多人了解考古學。未來,李占揚和他的團隊期待著“在人類演化研究領域建立自己的理論體系”。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