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日報
2025-03-28 09:14:03
原標題:河南省鄭州市:傳承黃帝文化 閃耀時代光芒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河南省鄭州市:傳承黃帝文化 閃耀時代光芒
來源:光明日報
“世之所高,莫若黃帝。”黃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是“最早中國”的締造者、中華文明的奠基者。黃帝文化,源遠流長;千秋傳承,薪火相繼。它蘊含著民族的智慧,承載著歷史的厚重,彰顯著文化的韻味。
近年來,河南省鄭州市聚焦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入挖掘和闡發黃帝文化的精神內涵,激活黃帝文化的精髓并為其賦予新的時代內涵,充分發揮黃帝故里拜祖大典作為重要文化品牌的獨特作用,守正創新辦好拜祖大典,加強黃帝文化研究,講好新時代的“黃帝故事”,傳承弘揚黃帝文化、黃河文化、中原文化。
深耕黃帝文化發源地豐富史料
河南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鄭州黃帝文化資源豐富,所轄的新鄭市,既是黃帝出生地和長期活動之所在,更是其建邦立國之地。
歷代文獻記載黃帝是有熊國君少典之子,生于軒轅之丘,都于有熊。兩千多年來的歷史文獻記載,少典是有熊國君,有熊即今河南省新鄭市,史無二說。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首席專家王巍表示:“黃帝故里在鄭州還是在別的地方,學術界和地方史學界一直存有不同觀點。從鄭州的考古發現看,鄭州的可能性和優勢是非常明顯的。尤其鄭州還發現有仰韶文化大型聚落和規劃及工藝先進的城市,從國家文明起源的角度看,鄭州應該與當時的政治經濟軍事中心相契合。”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中國先秦史學會會長宮長為表示:“前人早已指出,黃帝‘邑于涿鹿之阿’,再遷之有熊,《史記集解》引譙周話說,黃帝者‘有熊國君,少典之子也。’皇甫謐進一步闡釋:‘有熊,今河南新鄭是也’;‘新鄭,古有熊國,黃帝之所都,受國于有熊,居軒轅之丘,故因以為名,又以為號。’因此,我們有理由說,河南新鄭是中國古代文明的腹心之地,上可溯裴李崗文化,下可尋鄭韓故城,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來,在國家夏商周斷代工程的基礎之上,接續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推動黃帝文化研究,引領中國古代文明研究邁上新臺階。”
挖掘黃帝文化遺跡遺存
華東師范大學終身教授、中國民俗學會原副會長陳勤建表示:“上古時期,黃帝一統各地諸侯,遺跡遍及四方,特別是因‘邑于涿鹿之阿’所在地,河南新鄭、新密、中岳嵩山一帶,黃帝遺蹤和相關敘說包括祭祀,尤為豐富。當地各時代對黃帝追憶,歷代層累的傳統創造,不斷有新的發展。”
河南省鄭州市范圍內留存著豐富的黃帝文化遺跡遺存,流傳著大量的神話傳說,經考古和調查發現,鄭州市境內集中分布160余處黃帝文化遺跡遺存,無論是從古籍記載還是民間傳說來看,數量眾多,具茨山麓、溱洧河畔都是黃帝文化集中活動區域,構成了波瀾壯闊的黃帝文化景觀地圖。
鄭州市境內與黃帝文化相關遺跡遺存中,有11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這在全國都是罕見的。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新鄭黃帝拜祖祭典傳承數千年,新鄭在漢代就有祭祀黃帝的文獻記載,傳承至今,演變成在世界范圍內有廣泛影響力的黃帝故里拜祖大典。新鄭軒轅廟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為鄭州作為黃帝故里提供了有力的證據。大河村遺址、西山遺址、雙槐樹遺址等從考古學角度實證了鄭州地區是軒轅黃帝出生建都之地。還有眾多的省級、市級、縣級和未定級文化遺產,都為鄭州作為黃帝故里提供了證據支撐。
從黃帝族的活動區域來看,以嵩山東麓為中心的有熊國是黃帝的起源和發跡地。鄭州新鄭、新密一帶,見于文獻記載的遺址就有有熊氏之墟、少典氏之國、軒轅丘等30多處,充分證明了這個地區是黃帝活動的重要區域。
河南省社會科學院歷史與考古研究所原所長、二級研究員張新斌表示:“2008年以來,北京大學、中央民族大學與新鄭市對具茨山巖畫進行了系統的調查。僅新鄭市在12平方公里的范圍內,共發現10個地點,2000多幅巖畫。具茨山巖畫的發現,不僅填補了中原巖畫的空白,也與黃帝文化史跡相互印證,與上古的卦畫符號相互印證,與文獻中的上古史實相互印證,為揭示中國早期文明提供了新資料,開辟了新領域,打開了新思路。”
推動黃帝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黃帝故里拜祖大典于每年農歷三月初三上午9:50在新鄭黃帝故里園區舉行,主題為“同根同祖同源 和平和睦和諧”。拜祖大典已經成為華人世界具有影響力和標志性的文化名片,傳承弘揚黃帝文化的重要平臺,黃帝故里也成為公認的“全球華人拜祖圣地 中華兒女心靈故鄉”。
拜祖大典守正創新,文化底蘊更加深厚。2008年,經國務院批準,黃帝故里拜祖大典九項儀程規制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九項儀程融合了官方與民間拜祖傳統,充分彰顯海內外中華兒女慎終追遠、恭拜先祖的莊重恭敬之情。盛世禮炮,以鳴炮21響表達對軒轅黃帝的崇敬。敬獻花籃,彰顯對于拜祖大典、傳承弘揚傳統文化的高度重視。凈手上香,來自港澳臺同胞和海外華僑華人代表人士以香敬祖,體現尚質貴樸、崇德報本的文化傳承。共拜始祖,在主司儀的主持下,現場全體人員面向軒轅黃帝像行三鞠躬禮,充分表達對人文始祖的崇敬、追思之情。恭讀拜文,多年來一直由重要嘉賓擔任主拜人恭讀《拜祖文》。高唱頌歌,拜祖大典的《黃帝頌》由朱海作詞、張宏光作曲,海峽兩岸和香港、澳門共同唱響,悠揚的旋律令人動容,充分展現了海內外中華兒女頌歌緬懷始祖功績、團結奮進新征程的精神風貌。樂舞敬拜,以漢代畫像等為依據,編排舞蹈表演,體現對先祖功績的感念、對黃帝的敬拜和民族精神傳承的信心。祈福中華,通過祈福印章、祈福樹、祈福牌等方式,由各界人士代表共同參與,祈福祖國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天地人和,在典禮最后放飛和平鴿、氣球,展現巨幅“天地人和”字樣,充分表達對黃帝的敬仰和對民族復興、世界和平的祝愿。
此外,每年拜祖大典,均吸引數以萬計的廣大游客和各界群眾到園區及其相關景區參觀游覽。河南省、鄭州市將宣傳推廣拜祖大典、傳承弘揚黃帝文化與研究梳理黃帝時期的文化遺跡遺存結合起來,讓文物活起來,讓廣大群眾借此了解黃帝文化、黃河文化,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
今年2月7日,鄭州市政協十五屆三次會議指出,希望全市各級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牢牢把握新時代人民政協的新方位新使命,用好黃帝故里拜祖大典等重要宣傳載體,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實現活態化展示、具象化傳播、創新性表達,加快建設成為中華兒女的尋根之地、中華文明的朝圣之地、中華文化的體驗之地、國學教育的實踐之地、現代文明的創新創業創造之地。鄭州市將繼續辦好黃帝故里拜祖大典,持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切實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堅定文化自信自強,在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歷史進程中作出積極貢獻。
(作者:宋華)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