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9日訊 近日,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印發山東省重大突發事件應急保障體系建設三年行動計劃,計劃提出,到2022年,初步形成具有山東特色的應急保障體系框架,應急保障能力和水平走在全國前列。全省突發事件死亡人數和直接經濟損失大幅下降,億元GDP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在0.011以內,年均因災直接經濟損失占全省GDP比例控制在1%以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病患收治率和治愈率明顯提高,感染率和病亡率大幅降低,大規模群體性聚集事件有效處置率達100%。
實現重大災害事故2小時緊急醫學救援
三年行動計劃總體要求中提出,要完成5個區域應急救援中心建設任務,85個化工園區全部建立規范的應急救援隊伍,13個森林防火重點市和92個森林防火重點縣(市、區)實現森林消防專業隊伍全覆蓋,省內航空救援實現80公里飛行半徑全覆蓋。
形成以省級儲備為支撐、市級儲備為依托、縣級儲備為基礎的全省應急物資儲備體系。建設一批省級應急物資儲備基地及智能化、綜合性物資儲備倉庫,2022年年底前生活保障類物資政府實物儲備基本達到國家規定標準并實現動態平衡,實現12小時內受災人員基本生活有效救助。應急運輸基礎設施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阻斷道路24小時內應急搶通率明顯提高。
大疾控體系構建基本完成,傳染病防控能力顯著增強。建設7-8個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救援區域中心、1個核輻射事件緊急醫學救援處置中心,實現重大災害事故2小時緊急醫學救援。全省傳染病臨床診療規模達到1萬張床位以上,縣級疾控中心全部建成生物安全二級實驗室,每個縣(市、區)設置1處以上符合標準的集中隔離備用場所,儲備房間不少于400個。
公共安全科技創新和應用效果逐步顯現,全省智能化煤礦達70%以上,智能化開采產量達75%以上;沖擊地壓煤礦和大型、特大型煤礦實現智能化開采。危險化學品企業的危險工藝裝置全面實現自動化控制。建設一批高水平學科,攻關一批重大科技項目,建成一批應急科普教育場館和安全實訓基地。
2021年年底前省、市、縣三級應急指揮中心達標運行
主要任務中提出,加快應急指揮平臺建設。統一應急指揮平臺建設標準,完善應急指揮平臺功能,提高指揮調度、視頻會議、綜合會商、推演演練等保障能力。2021年年底前省、市、縣三級應急指揮中心達標運行。
加強現場移動指揮平臺建設。立足重大突發事件現場處置需要,加強應急指揮車、移動應急方艙、單兵系統等設備設施應用,完善移動應急指揮平臺和通訊保障平臺,提升現場應急指揮保障能力。
完善應急專家決策咨詢機制。建立完善應急專家委員會制度,分行業分領域建立專家庫,組建專家咨詢委員會,設立首席專家,為公共安全風險防控、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與決策指揮提供決策咨詢和技術支持。
2022年年底前建成全省公共安全風險“一張圖”
開展風險隱患排查治理,2020年年底前完成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試點工作,2021年年底前完成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作。開展事故災難、公共衛生、社會安全風險調查,摸清風險底數,查明抗災能力,建設風險數據庫。2022年年底前建成全省公共安全風險“一張圖”。
強化風險監測預警。加強公共衛生信息化建設,擴展疾病監測種類,提高監測預警能力。建立外來入侵生物監測預警體系,提高動植物檢驗檢疫和疫情監測預警能力。完善森林火險視頻監控體系,優化氣象、環境、地質、地震、海洋監測臺網布局,提升海上風險監測預警水平,提高大中型水庫及骨干河道洪水預報、公共交通和人員密集場所大客流監控、安全生產風險綜合監測等風險預警能力。
推進安全智慧礦山建設,2022年年底前省市縣企實現數據共享
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強化源頭治理、系統治理和綜合治理,大力推動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生產轉型升級,加強安全風險信息化、智能化管控,全面提升企業本質安全水平。
嚴格控制有毒氣體和爆炸危險性化學品建設項目,積極推廣應用泄漏檢測、化工過程安全管理、微通道反應器等先進技術裝備,加快推進“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獨棟廠房限人、二道門防人”工程,2022年年底前危險工藝裝置全面實現自動化控制,城鎮人口密集區49家中小型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完成搬遷改造任務,對列入關閉退出名單的企業有序關停。
2022年年底前,全省煤礦數量減至約100處,全省煤礦全部實現采掘工作面綜合機械化,高危固定崗位實現無人值守和遠程監控,智能化煤礦達70%以上,智能化開采產量達75%以上,沖擊地壓煤礦和大型、特大型煤礦實現智能化開采。
強化非煤礦山源頭治理,嚴密管控地下礦山、尾礦庫等重大安全風險,推進安全智慧礦山建設,2022年年底前省市縣企實現數據共享,實時匯聚透水、大面積冒頂、潰壩、高陡邊坡坍塌等重大安全風險在線監測預警信息。
推動企業建立健全安全風險防控機制,深化完善雙重預防體系,大力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規范建設,2022年年底前基本實現各類企業雙重預防體系和安全生產標準化一體化建設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