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14日訊 《左傳》有云:“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農歷三月初三,古稱上巳節,是一個紀念黃帝的節日。共青團中央選定每年的三月初三為“中國華服日”,旨在不忘根本,以期繼續前進。
4月14日晚上,由山東博物館、濟南中海地產、十三余和歷城華山街道辦主辦的第一屆山東華服日活動在齊魯大地華山腳下舉行。活動現場布置有絢麗夢幻的燈光,還有舞蹈《唐宮夜宴》、各朝代古裝華服秀、國樂表演《絲綢之路》等精彩內容輪番亮相,讓人目不暇接。
閃電新聞記者了解到,華山文化與華服文化相得益彰,是兩千年歷史名山與五千年華夏文明的呼應。華山地處濟南市區東北,素以奇秀著稱。李白曾詩贊“茲山何峻秀,綠翠如芙蓉”。元代書畫大家趙孟頫曾繪傳世名作《鵲華秋色圖》,流傳到如今。也正是如此,才選擇在華山腳下迎來這場華麗而又壯觀的華服盛宴。
華服是指從炎黃時期到明代時期的華夏族的一種服飾,又稱為漢服、華裝。華服幾乎貫穿了整個中華民族古代史,它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自然演化形成了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且明顯區別于其他民族的傳統服裝和配飾體系,是中國“衣冠上國”、“禮儀之邦”、“錦繡中華”的體現,承載了杰出的工藝和美學。
某種程度上,華服是中華民族在現代社會的身份認知與鄉愁歸處。“中國華服日”的選定,對于在當前全球化背景下展現中華民族的文化特殊性,具有十分深遠的影響。
2020年9月29日,由山東博物館和孔子博物館聯合主辦的“衣冠大成——明代服飾文化展”在山東博物館隆重開展。
展覽精選有代表性的明代服飾文物,輔以古代書畫、青銅器、玉器、金銀器、瓷器等共80余件珍貴文物,在全國范圍取得巨大反響,再次掀起了一波“華服熱”。
根據首屆山東華服日活動相關負責人介紹,中國華服日還將舉辦一系列活動,包括組織學生研學活動、發布華服IP產品、舉辦線上華服攝影大賽、線上傳統文化知識競賽等,用新奇有趣的方式把華服文化傳播到千家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