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深入宣傳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主辦,中國網、山東省委網信辦承辦,山東廣播電視臺、山東黃河河務局、濟南市委網信辦、淄博市委網信辦、東營市委網信辦等協辦的“中國夢·黃河情——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暨“黃河落天走東海”網絡主題活動將于9月22日-24日舉行。
來自中央重點新聞網站、省重點新聞網站的編輯記者將深入一線,挖掘典型,生動展示沿線各地推進黃河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新舉措、新實踐。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24日訊 今天上午,“中國夢·黃河情——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暨“黃河落天走東?!本W絡主題活動采訪團一行走進東營黃河文化館,共同探尋東營與黃河的故事。
“熬波煮海令全刪,赤日灘夫不放閑。今夕方池成雪海,明朝平地起冰山。”東營黃河口一帶瀕臨渤海,自古興魚鹽之利。明清時期,鹽業大有發展,詩句便是清代張銓所作《水門竹枝詞》,生動真實地描繪了當時的鹽業盛景。
在黃河文化館內,根據歷史記載復原的制鹽場景沙盤,分別還原了曬鹽與煮鹽的情形。數千年來一望無垠的渤海灣,鹽田雪海與鹽垛冰山是一道靚麗風景。
一部塵封多年的史教之書
鹽業,是東營歷史上一道特殊的風景,也是一部塵封多年的史教之書。春秋時期,東營地域鹽業就以“齊有渠展之鹽”而名冠諸侯,明清時期,利津、樂安(廣饒)兩縣都因鹽業發達而繁榮昌盛。
據介紹,境內的大清河、小清河,都是山東省著名的“鹽河”,是渤海灣鹽運往濟南和大運河的水上通道。不舍晝夜的海陸博弈,滄海桑田的時空變遷,為這里留下了星羅棋布的鹽業遺址、撲朔迷離的民間傳說、膾多人口的詠鹽詩篇,還有今天黃河口兩岸那繁星點點的帶有“鹽”、“灶(皂)”、“垣”、“坨”、“灘”等字的村名,都執著地訴說著東營鹽業昔日輝煌。
鐵門關“記憶”
談到黃河口鹽業發展,不得不提“鐵門關”。
鐵門關遺址,位于利津縣汀羅鎮前關村,遺址南北長42米,東西寬30米,面積1260平方米。是原大清河入??谔幍囊粋€重要關津,有“鐵門鎖浪”之稱。在黃河沒有改道山東以前,坐落在大清河上的“鐵門關”是一個非常繁華的水旱碼頭和鹽運要津,在東、西兩側有兩大著名的鹽場,一個是永阜鹽場、一個是豐國鹽場,每天有數百只商船出出進進,鹽業出口到英國、法國、日本。
1855年,黃河改道奪大清河入海,“鐵門關”建筑物被洪水淹沒、沖毀。隨著海岸線年年向海內推進,歷史上的“鐵門關”已經深埋于地下10多米處。
村名里的“鹽”
黃河口地區的村莊,有很多是因古代鹽業生產、儲運、維護而得名。比如今天的廣饒皂戶王村、皂李莊村等。
據有關史料記載,古代制鹽以煎鹽為主,燒鹽的灶被稱為“鹽灶”。設灶煎鹽的鹽戶稱“灶戶”,累世以此為業的鹽工稱為“灶丁”,身份自由些的鹽工稱“灶民”,攔潮的壩子稱“灶壩”,制鹽的場地稱“灶灘”,撥付鹽場使用的土地稱“灶地”。此后由煎鹽改為曬鹽,但制鹽者仍稱“灶戶”“灶丁”“灶民”。
隨著時間推移,一些地方的“灶”字又被演化成“皂”。各個原鹽產銷集散地均有官立的鹽倉,又叫“公倉”“官倉”,因為公倉周圍均有矮墻(垣)屏護,又叫“鹽垣”或“鹽包垣”。鹽垣內以蘆席或口袋將鹽斤打包,每包150公斤謂之“一引”,九引為“一堆”,每堆謂之“一埠”,十埠謂之“一垛”,排列成行,以便于流通。這些按照統一標準堆積成垛的“鹽山”謂之“鹽坨”,碼放鹽坨的場地謂之“坨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