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17-01-22 22:25:01
新華網濟南1月22日電(記者吳書光)“村里來了一個發‘傳單’的新書記!”2015年2月11日入村后,山東省濱州市沾化區大高鎮鏟頭李村“第一書記”盧永生就讓村民印象深刻。
由于掛職只有短短兩年,盧永生并沒有急于上項目,而是帶著村民們口中的“傳單”走門串戶,“聽聽村民心里話,搞清楚想干什么”。
走訪結束后,一張標注著貧困人口、致貧原因等的村莊地圖悄然完成。但細致走訪讓盧永生感覺頭都大了,“這個村道路破、村辦公室破、自來水管破,無活動室、無幸福院、無健身廣場,村集體累計負債7.6萬,是一個典型的貧困村”。
“發米、發面、發錢可以讓村民暫時生活無憂,但未來的十年、二十年呢?”盧永生說,“扶貧只有兩年,但必須看到村里未來二十年的路,讓村民擁有自我發展能力,才能可持續發展”。
沾化冬棗名揚天下。盧永生發現這個村人均耕地面積大,適合種植棗樹,且緊鄰高速公路和國道,交通優勢明顯,發展冬棗產業的潛力巨大。
找準了窮根,就要對癥下藥。不過,傳統種植業需要創新發展,鏟頭李村建起了一片片大棚,大棚里的“冬棗”由此而生,而其有上市早、用藥少、果品好等特點,極受市場歡迎。
2015年,盧永生支持引導村民建設冬棗大棚48畝,增加村民收入40多萬元,增加集體收入4萬多元。2016年建設的鋼結構冬棗連體大棚增加集體收入10萬多元。新建的千畝冬棗采摘園和冬棗市場每年為村民增收120多萬元。
鏟頭李村村主任宋德安介紹,2015年2月統計的鏟頭李村貧困人口共95戶183人,現已全部脫貧。
扶貧不僅要“富口袋”,也要“富腦袋”。盧永生帶領鏟頭李村籌集資金70多萬元,建設了集幸福院、文化活動室、閱覽室、辦公室、健身廣場于一體的村民服務中心,并于2016年12月3日啟用。
據了解,慈善人士還捐贈了樂器用于組建威風鑼鼓隊,豐富村民農閑生活。如今的村民服務中心經常傳出陣陣鑼鼓聲,盧永生感慨地說,“鑼鼓隊不僅是一項文化娛樂,還能幫助村民提高收入,是可以傳下去的品牌”。(完)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