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晚報
2017-01-10 09:52:01
1月9日,是聊城實驗小學全體學生在百年老校的最后一天,之后就要搬遷到異地新建的學校。下午兩點半,這所自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建校以來一直未動地方的百年老校特意組織了一場升旗儀式,通過這種特殊的方式來跟老校告別。除了部分在校學生外,還有數千名老校友聞訊趕到學校,與記憶中的老校說再見。
齊魯晚報記者張躍峰
百年名校 培育無數棟梁
位于聊城古城區光岳樓東南的聊城實驗小學,是一所具有百年歷史的老校,其前身是聊城最早的中學山東省立第二中學,1902年建校,至民國十二年(1923年)學校僅設初中班,民國十四年(1925年)增設高中班。至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因戰亂而終止。省立二中終止后,來自冀魯豫35個縣的學生一部分回到本地參加抗日救國運動,一部分參加了抗日英雄范筑先將軍領導的抗日挺進隊。抗日戰爭前期,省立二中改成了軍干校,由抗日名將范筑先任軍干校校長;抗戰中后期,曾更名為“模范小學”。1978年被定為山東省重點小學。1979年恢復“實驗小學”名稱至今。
無論名稱怎么變化,學校一直沒有搬遷新址。學校畢業學生中,有很多人成了優秀黨員和干部。著名畫家李苦禪、原中顧委常委段君毅等都是該校后期的畢業生。省立二中畢業生現尚在中央機關和高等院校擔任領導職務者,以及著名專家、學者、高級知識分子等,不計其數。
數千名老校友回學校,與記憶中的老校說再見。 記者 李軍 攝
再不搬遷 難有大發展
如今,聊城實驗小學已經發展成為一所文化底蘊豐厚、教育特色鮮明的省內一流小學。聊城實驗小學多次接待國內外參觀學習團,應省內外教育部門或單位邀請,對外送教百余人次,均受到一致好評。盡管如此,由于學校位于古城區,近年來空間一直難有拓展。
學校相關負責人表示,學校再不搬很難有大的發展。早在聊城對古城進行保護與改造過程中,就有將聊城實驗小學進行搬遷的想法。由于多種原因未能付諸實施,對古城區交通安全造成一定影響,上學難、交通擁擠、安全隱患等問題增多。隨著古城保護與改造工程的快速推進,這些問題日益突出。
9日下午,隨著老校友集中返校參加升旗儀式,古城區也迎來這所百年老校帶來的最后一次大擁堵。從下午1點多鐘開始,古城區四條大街全部是挨挨擠擠的車輛,汽車、電動四輪、三輪車……交警部門出動十多名交警現場指揮,才得以讓這些老校友順利返校。
針對這些問題,聊城異地新建了聊城實驗小學。新校區位于聊城市城區昌潤路以西、站前街以東、望湖小區以北,占地56 . 24畝,建筑面積2 . 1576萬平方米。不但擁有3個教學樓,還有了綜合實驗樓和辦公樓。學生的活動場地變大,不僅有建筑面積3749 . 96平方米的風雨操場,學校室外標準體育運動場地也達13500平方米。隨著搬到新校區,聊城實驗小學的辦學條件將得到極大改善,其硬件設施水平達到目前省內一流。
和當年自己學習的教室合個影。記者 李軍 攝
老校友回校 回憶當年時光
在8日學生們參加完期末考試后,9日是學生們在老校的最后一天。為此,學校決定9日下午在老校舉行最后一次升旗儀式。
盡管學校并沒有正式邀請,聊城實驗小學往年畢業的老校友得到消息后,還是自發地趕到學校參加這次特殊的升旗儀式。幾天前,大家就傳播這個消息。升旗儀式定在9日下午2點半舉行,1點多鐘校門口已是人山人海。還有一些以往有聯系的同學,在現場打出了諸如“八六級一班集結號”的橫幅,期望能跟更多的同學在現場取得聯系。
早早趕到現場的遲先生年近五旬,頭上已經有了白發。他說,在學校上學時他是班里的頑皮小子,畢業后很少來學校,這次是得到消息后特意請假趕來的。一塊兒來的還有他的兒子兒媳,以前他們就住在古城區,一家兩代人都是這個學校的畢業生。在現場,遲先生還找到了當年的班主任李老師,李老師今年70歲,退休后搬到了教師新村居住。見到老師,遲先生還非常“頑皮”地給老師行了個少先隊禮。
在趕往現場的數千名老校友中,更多的是一些年輕人,相較于年齡較大的師兄師姐,他們平時聯系更多一些,這次也都是得到消息后,相約著來老校拍個合影,看看當年自己學習的教室,仿佛又回到了當年在校的時光。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