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壹點
2017-02-28 18:02:02
文|耿仝
蒲松齡創(chuàng)作的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有個俗名,叫做《鬼狐傳》。
不言而喻,《聊齋》所寫多是幽冥幻域之境、鬼狐花妖之事。
其實,在那些光怪陸離的虛構(gòu)“鬼事”之外,《聊齋志異》還記錄了不少真實事件。這其中,就有發(fā)生在咱濟南的“實事兒”。
《聊齋》中有《偷桃》一文,記錄的是一場在濟南上演的精彩魔術(shù)。
春節(jié)的前一天,各行各業(yè)的行會要抬著紙扎的彩牌樓,吹吹打打地到布政司衙門去向上官祝賀春節(jié),這在過去叫做“演春”。
有一年,賀春的人們給上官們表演了一個匪夷所思的古彩戲法。
[《聊齋志異》系列郵票中的《偷桃》]
魔術(shù)師將一團幾十丈長的繩子拋向空中,繩子就神奇掛在半空,不斷上升,隱隱約約地升到云端。
魔術(shù)師讓他的兒子順著繩子攀爬,去天宮王母娘娘那里偷桃子。其子手腳并用向上攀去,漸漸沒入云端。
過了一會兒,從天上掉下一個碗口大的桃子,剛獻到堂上,繩子卻從天上落下來。
耍戲法的大驚失色:“糟了,天上有人把繩子砍斷了!”
又過了一會兒,他兒子的人頭從天上掉下來,繼而腳、肢體、軀干等殘肢紛紛落下。
魔術(shù)師一件一件拾起來裝進箱子,跪下哀求說:“我兒子為了偷桃子死無全尸,求大人們可憐小人,賞幾個錢給兒子收尸。”
堂上的四位大官員很驚駭,紛紛拿出銀錢賞他。
耍戲法的收好了錢,回身拍了拍箱子說:“兒啊,不趕快出來謝謝各位大人的賞錢!”
這時,一個披頭散發(fā)的小孩爬出箱子,朝堂上叩頭。一看,正是魔術(shù)師的兒子。
這個戲法是不是聽著很耳熟,對,它同現(xiàn)在所說的世界第一幻術(shù)“印度通天繩”如出一轍。
這類把戲,中國早在唐代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唐代皇甫氏所作《源化記》中將它這種表演稱為“繩技”。
那一年,恰逢蒲松齡來濟南參加童試(明清兩代生員的入學(xué)考試),因為這個戲法耍得太神奇了,所以深深地印在了他腦海里。
這一年,蒲松齡19歲。
蒲松齡29歲那年,在濟南經(jīng)歷了一次驚心動魄的自然災(zāi)害。
康熙七年(1668),蒲松齡“適客稷下”。
這里所說的“稷下”,本是指古齊國都城臨淄附近,劉向所著《別錄》有載:“齊有稷門,齊之城門西也。外有學(xué)堂,即齊宣王所立學(xué)宮也,故稱為稷下之學(xué)。”
濟南古為齊州,所以蒲松齡常常將濟南稱為“稷門”“稷下”。
農(nóng)歷六月十七日戌時(晚7點至9點),身在濟南的蒲松齡與表兄李篤之秉燭夜飲,忽聽見打雷一樣的聲音,從東南向西北而去。大家感到詫異害怕,卻不解其故。
繼而,“幾案擺簸,酒杯傾覆,屋梁椽柱,錯折有聲”,河水漫出河槽一丈多遠。墻倒房塌聲、孩子的哭聲、婦女的驚叫聲、雞叫狗咬聲混在一起,如同鼎沸。人們站立不住,坐在地上滾來滾去。
過了大約一個時辰,才稍微平息下來。街上,男男女女聚在一起相互說著剛才發(fā)生的事情,渾然忘記都沒穿衣服。
蒲松齡所記載的,正是“郯城地震”波及濟南時發(fā)生的景象。
郯城在濟南的東南方,所以蒲松齡在這篇文章中說道:“忽聞有聲如雷,自東南來,向西北去。”
[郯城地震形成的大裂谷]
1668年7月25日晚8時許,山東郯城、臨沭、莒縣一帶發(fā)生了一次曠古未有的特大地震,震級8.5級,震中烈度達Ⅻ度。這次地震波及魯、蘇、皖、浙等十余省和朝鮮半島,有感區(qū)面積近100萬平方千米,直接死亡人口達5萬以上。
蒲松齡寫此文的本意,是為了感嘆“人之惶急無謀,一何可笑”。
但客觀上,對清代這次非常著名的地震作了真實、生動的記錄,是一篇寶貴的地學(xué)歷史資料。
同樣發(fā)生在“稷下”的,還有一樁人禍。
《聊齋》中的《公孫九娘》一文,是一篇著名的人鬼戀故事。
在這篇文章里,有這樣一段話:“于七一案,連坐被誅者,棲霞、萊陽兩縣最多。一日俘數(shù)百人,盡戳于演武場中。碧血滿地,白骨撐天。上官慈悲,捐給棺木。濟城工肆,材木一空。”
這段話,真實地記錄了發(fā)生在濟南城的一場大屠殺,幾百人在一天內(nèi)被砍掉了腦袋。
[于七起義]
于七是抗倭名將戚繼光的外孫,在膠東一帶先后兩次率眾起義抗清。于七起義失敗后,清廷株連興獄,連坐案犯運至濟南行刑。
因為要殺掉的人太多,所以砍頭的地方并不是西門外丁字街刑場,而是在省城南門外的演武廳。當時,為了收尸,用光了濟南城各商戶的棺材木料。
可以想象,那一天,濟南城必定彌漫著濃濃的血腥味。
而這場屠殺發(fā)生的時間和地點,故事中有明確交代:“甲寅間,有萊陽生至稷下。”
“甲寅”是康熙十三年(1674),此時距于七起義失敗已有12年之久,株連仍在繼續(xù)。
[清末老照片中的演武場]
袁枚在《子不語》中曾經(jīng)說道:“山東于七之亂,人死者多。平定后,田中黃豆生形如人面,老少男婦,而耳目口鼻俱全,自頸以下皆有血影,土人呼為人面豆。”
談怪說異之下隱藏的是對殘暴虐殺的控訴。
除去天災(zāi)人禍,《聊齋志異》中還有對濟南風(fēng)土人情的記載。
在《跳神》一文中,蒲松齡寫道:“濟俗:民間有病者,閨中以神卜。請老巫擊鐵環(huán)單面鼓,婆娑作態(tài),名曰‘跳神’。”
跳神,是漢族和許多少數(shù)民族所共有的巫卜風(fēng)俗,請神上身消災(zāi)治病、驅(qū)邪攆鬼,也可請亡靈對話。
在古代,巫術(shù)是治病的一種重要手段。朱熹有云:“巫所以交鬼神,醫(yī)所以寄死生……擊鼓舞趨祈禳疾病曰‘巫醫(yī)’……今世謂之‘端公太保’,又稱為‘夜行卜士’,北方名之‘師婆’。”
[清末地圖中的演武場]
那么,濟南民間是如何“跳神”的呢?
跳神一般都是在夜間,屋中置一神案,供奉酒肉飯食,以粗蠟燭照明。一巫婆敲打“鐵環(huán)單面鼓”,邊敲邊唱,她的助手則屈起一只腳跳“商羊舞”。
商羊,是傳說中的一種鳥。東漢王充《論衡·變動》中記載:“商羊者,知雨之物也。天且雨,屈其一足起舞。”《孔子家語》中也有類似的記載。
商羊舞是一種古老的民間舞蹈,舞者屈一足而舞,模仿傳說中商羊鳥求雨的動作。
舞畢,舞者眼白側(cè)翻、癱軟不知人事,站立全靠別人攙扶。隨即,舞者猛地伸直脖子高跳起來。
這時,屋內(nèi)的人都嚴肅起來,驚恐地喊一聲:“祖宗來吃飯了”,便一口氣吹滅蠟燭,室內(nèi)外一片漆黑。敲鼓的巫婆則繼續(xù)敲鼓,念咒的聲音更大了。
不多時,舞者厲聲呼喚病人親屬,這才點燃蠟燭,弓著腰詢問吉兇。
再看神案上盛酒食的器皿,都已空空如也。
深夜,單調(diào)的鼓聲中,巫婆荒腔走板地唱著祝詞,詭異的舞姿映在墻上,隨著燭光搖曳,這是怎樣的一種恐怖場景。
一家人“森森蹜蹜,雁行立,無歧念,無懈骨”?老老實實站在一處,不敢胡思亂想,也不敢輕舉妄動。
巫術(shù)能否治病,不言而喻。但或許,對于那些心理疾病,這種人為的恐怖正是治療良方,這就是《素問》中所謂的“移精變氣”吧。
《聊齋志異》雖寫精怪鬼神居多,但折射出來的卻是清初廣闊的現(xiàn)實生活。
或許,那些“實事兒”是蒲松齡不經(jīng)意寫下的,卻真實地記錄了清代濟南的風(fēng)土民情,比志書里的記載更加細膩、生動。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wǎng)官方微博(@齊魯網(wǎng))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wǎng)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wǎng)友評論僅供網(wǎng)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wǎng)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