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晚報
2017-02-04 14:54:02
生在魯中南山區一個偏僻的小山村,記者已在外漂泊十幾年,求學時每次回老家,都會有老人說,“你真是長大了,我都不敢認了。”如今已近而立之年,這句話卻輪到我跟這個生我養我的地方說了,小山村的變化太快了。
以前的良田沃土,如今種上白楊樹
“一畝地補貼150多元,都沒人愿意種小麥了。”大年初一閑談之間,父親的一句話引起了我的好奇之心,追問之下得知,我們村六十多戶人家中,只有兩戶申報了小麥補貼,我家就是其中之一。
“種小麥白受累,掙不到幾個錢。”父親選擇用一筆賬來回答我的疑問。
父親說,由于我們村地處山區,趕上好年景一畝地也只能產七八百斤小麥,按照市場價格每斤1.1元計算,一畝地僅賣800多元。若是年景不好,只能產五六百斤,收入600元左右,但成本不低,每畝地需要150元的肥料錢,如果灌溉三次,費用約為200元,再加上耕地、購買種子和打麥子的費用,每畝地的成本高達500多元。
也就是說,如果年景不好,辛辛苦苦一場,每畝地也就能賺點補貼而已,這還沒有計入人力成本。
不光是小麥,種植其他農作物的也少了很多,小時候很多一度“炙手可熱”的臨河、平坦、肥沃的良田如今都栽上了白楊樹,這在以前絕對是不可想象的,種糧每年都有收成,栽樹卻需要七八年的生長周期,而木材也賣不了幾個錢。
“種地收入太低,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剩下的多是老弱病殘,撂荒的地只會越來越多。”我一個40多歲的堂哥在家務農,他算起了一筆人頭賬,全村200多口人,常年留在村里的40歲以下青壯年男性竟只有1人,還是學成歸來、子承父業的鄉村醫生。
而82歲高齡的四爺爺竟成了村里種地最多的人之一,雖已步履蹣跚,卻仍種著十幾畝良田。
小河邊上建魚池,不種地也能掙錢
農民不種地,靠什么養家糊口?這似乎是個有點杞人憂天的問題,這些不種地的老鄉就像一群探路者,有的朝著現代農民的方向摸索,有的則竭盡全力嘗試從農民向市民的轉變,他們的相似之處在于,曾經貼在他們身上的農耕標簽越來越顯得格格不入。
老家的村子四面環山,地勢不平,在規模種植上先天不足,但是山美水美,搞養殖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40歲到60歲的村民中,有相當一部分人撂下鋤頭之后轉型當起了養殖戶,養鴨、養豬、養兔、養魚的,村里都不少。村里有兩口溫泉,除了大旱年份,幾乎沒有停噴過,不論冬夏溫度恒定,成為養鱘魚的絕佳之地。這幾年,順著溫泉流出的一條小河,陸續建起了不少魚池。
對于種地和養殖的差別,一位養鱘魚的遠房叔叔深有體會。在山區種地就是下苦力,投入高產出少,一年到頭攢不下萬把塊錢,養殖卻要好得多。他一年能養五六萬尾鱘魚,行情最好的時候能賣到每斤16元左右,行情差也能賣到11元左右,即便每尾魚掙一塊錢,一年也能收入五六萬元。“我們靠近優質水源,而且是自流水,不需要用電抽水,跟其他地方相比,一年光電費就能省下幾萬塊錢,只要沒有病災導致的大面積死亡,行情還是不錯的,起碼遠非種糧能比。”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