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7-01-04 16:01:01
齊魯網訊 在鋼城區黃莊鎮洪溝社區,提起董昌友,鄉親們沒有一個不豎起大拇指夸贊的。大家都被他14年如一日照顧植物人岳母的事跡所感動。俗話說:一個女婿半個兒,可是董昌友用自己的行動回答了一個女婿就是一個兒。
董昌友
董昌友1968年出生在鋼城區長勝村。7歲時父親去世,聾啞的母親帶著他們兄弟姐妹4人一起生活。雖然家庭非常貧困,但是排行老小的董昌友卻非常懂事,在村里老人們的眼里,他是個尊老愛幼的好孩子。
1992年經人介紹,董昌友“嫁給”了鋼城區黃莊鎮洪溝社區居民劉蘭英的二女兒張連菊,做了“上門女婿”。剛剛進入這個家,董昌友就感受到了岳父母的熱情,兩個老人待他像自己的兒子一樣,老實本分的董昌友深深地為能夠有一個完整的家庭感到幸福和滿足。所以從走進這個大家庭的第一天開始,董昌友就像一個親生兒子那樣孝敬岳父母、與鄰為善、樂于助人,一家人生活其樂融融。但天有不測風云,岳母的意識越來越不清楚,經常忘事、不認人。2000年冬天,董昌友岳母劉蘭英大病一場,雖然經過搶救保住了性命,但是老人卻被診斷為腦萎縮和老年癡呆,從最開始的行動不便很快就惡化成了生活不能自理,現在只能終日像植物人一樣躺在床上。
岳母膝下有兩兒兩女,但自從2000年成植物人后,家庭也連遭厄運。大兒董仲富,53歲,是老人改嫁帶來的孩子,患有嚴重的強直性脊柱炎,生活幾乎無法自理,更無法照顧重病的母親;二兒張連學,原本身強體壯,可他的兒子卻在即將結婚時意外身亡,這一巨大打擊使得張連學精神崩潰,整日郁郁寡歡,無法正常照顧老人;大女兒在逯家莊,照顧老人很不方便。就在全家陷入無助甚至是絕望的時候,住在同村的二女婿董昌友默默接過了照顧岳母的重任。
他跟妻子說:“哥哥姐姐的狀況比我們更難,以后我多干一點,咱倆把娘照顧好吧。”妻子張連菊看到丈夫如此大義,心里也就有了主心骨。
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更何況是要照顧這樣的植物人,需要有百倍的耐心和細致。別說是女婿,就是親兒子也很難堅持數年如一日的悉心照料,可董昌友做到了,而且這一做就是14年。
最初,董昌友和妻子將大病一場的岳母從醫院接回家時,老人還有模糊的意識,上半身能活動。但是由于拉尿都沒有知覺,而且伴有嚴重的老年癡呆癥。老人經常把自己的大便摸得床上、墻上到處是。在別人眼里,這是多么讓人難以忍受的事,好好的墻上被抹上大便,但是董昌友卻從不生氣,就這樣一遍一遍耐心地收拾著。他說:“對待這樣的老人,就得像對孩子一樣才行。”伴隨著老人的病情越來越嚴重,董昌友經常遇到的問題是,這邊剛伺候老人拉完尿完、收拾好被褥和衣服,換洗的還沒清洗完,那邊老人又躺在床上拉了,要是不趕緊收拾,老人又會自己抹得到處是。不管老人替換下來的是臟衣服還是被褥,董昌友拿過來就洗,他嫌洗衣機洗不干凈,都是用手搓。
剛開始照顧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董昌友沒有經驗、也摸不上規律。時間長了,董昌友就能根據老人的膚色、表情、體溫、大小便特征,隨時調整老人的飲食。什么時候吃稠的、什么時候喝稀的,什么時候小便、什么時候大便,董昌友也都一一做著記錄,盡最大努力把握準老人吃喝拉撒的時間。為了保證老人的飲食不受影響,董昌友想辦法,用注射器通過胃管讓岳母“吃”上了雞蛋和牛奶,為了讓老人吃的舒服,每次喂的量是多是少、溫度、推進的速度等,董昌友就像一位專業的護理員一樣無微不至、極盡小心。
夜里,他怕老人尿了,身子底下濕不舒服,他一晚上得起來十幾次給老人換尿布。白天,為讓老人曬太陽,他做了一個特制的坐便器椅子,天氣好的時候,就把老人抱到椅子上,妻子抬老人到院子里,既見見太陽,還能讓老人隨時大小便。
遇到意外,董昌友和妻子立即清理并為老人擦洗身子,從沒讓老人得過褥瘡,也從不讓老人身上有異味。董昌友說:“只要老人還在,我們就是有娘的孩子,我們這個家就是一個完整的家。”
當摸清了老人的生活規律后,董昌友看到妻子一個人就可以照顧老人了,他就跟妻子商量,自己到外面干點建筑掙點錢,改善老人和全家的生活質量。從此,董昌友白天在外干建筑,晚上回家繼續照顧老人,有時候妻子遇到老人的突發狀況,一個電話董昌友便急匆匆地趕回家幫忙。看到丈夫白天疲勞晚上還要隨時起來照顧老人,張連菊非常心疼,可董昌友卻說:“我是咱家里的頂梁柱,我不干誰干?”
每天下班回來,不管多累,董昌友都是先和妻子給岳母喂了飯,洗刷完了才開始匆匆吃上幾口。“雖然家里條件不怎么樣,但是每天都能保證讓老人吃上熱乎飯。”董昌友說。
在董昌友眼里,最辛苦的不是自己,而是自己的妻子。以前,董昌友一家三口是和他聾啞的娘、癡呆的岳母五口人住在一起。董昌友說:“那時候,俺一個癡呆娘住在西屋、一個聾啞娘住在北屋,我兒子小,妻子就光在家里,照顧完老的照顧小的,很不容易。”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多年默默無聞地付出,不僅讓董昌友收獲了一家人的幸福和睦,更讓他的兒子也養成了尊老敬老的習慣。兒子每天看著爸爸媽媽勞累的樣子非常心疼,放學后總是搶著做家務,給姥姥喂飯,每天臨睡前還要和爸爸一起給姥姥按摩。一天早上,董昌友起晚了,起來后看見兒子正在給姥姥換尿布,看到這一幕董昌友的眼睛濕潤了,臉上卻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人常說:人間有情、人間有愛。這情、這愛就是和諧社會的基礎元素。也許作為一位普通的農民,董昌友說不出什么大道理,可十幾年來,卻用自己的行動做出了最好的詮釋。
談及未來的日子,老實巴交的董昌友并沒有說出什么感人至深的話語,他只一個勁兒說:“照顧老人是應該的,老人把孩子拉扯大了,咱孬好不說得叫她老人家吃口舒服飯,少受點罪。”
“老太太能活到現在,真是修來的福,董昌友這個上門女婿,把老人照顧得那么好,這些年沒句怨言。親兒也就這個樣了,更何況是個女婿。”說起董昌友照顧岳母的事情,街坊鄰居沒有不夸贊的。
瑣碎小事盡顯人間大愛,平凡之中孕育無私真情。人們都說,一個女婿半個兒,從這件事上看,恰恰是上門女婿似親兒。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