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2025-02-18 08:56:02
原標題:“村游熱”藏著鄉村振興密碼
來源:經濟日報
原標題:“村游熱”藏著鄉村振興密碼
來源:經濟日報
鄉村旅游的溢出效應明顯,不僅能帶動就業、增加收入、促進消費,還能拉動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改善,助力要素下鄉和返鄉創業。鄉村旅游本質上還是要靠山吃山,但應大膽嘗試,換個新吃法,尤其應注意嫁接其他業態。
一個西北地區的小村可以有多“熱”?今年春節期間,陜西袁家村居該省景區接待游客數量榜首,綜合收入達1.8億余元。時下,與“奔縣游”一同進入人們視野的是“奔村游”,其中恰恰藏著鄉村振興的密碼。
開窗見景、出門見綠、抬頭見藍,當前我國城鎮化率達67%,相較于城市的鋼筋水泥,城里人普遍向往農家景農家飯。袁家村距離西安65公里,就靠著關中小吃,做香了旅游飯,去年旅游營收突破12億元。很多人沒注意到的是,村里推進集體資產股份制改革,將油坊、豆腐坊、面坊等轉為合作社,打造村民利益共同體,30多個合作社支撐起了各類業態。從全國來看,鄉村的好山好水好風光有別樣魅力,以人次論,鄉村旅游已占國內旅游市場的一半。
“游客憑啥來我家”,成功的鄉村都有獨門絕技。以云南為例,傳統村落眾多,大多質樸寧靜,但又各具特色。在昆明海晏村碼頭,游客倚坐在小院二樓窗邊,就能邂逅日落的浪漫。海晏村靠著滇池,是保存較完整的古漁村。提到大理諾鄧村,自然想起諾鄧火腿,在這里可體驗諾鄧火腿的制作過程。村子是全國重點文保單位,因鹽而興,鹽水至今流淌,當地人說來這里可以許一個千年諾“鹽”。臨滄冰島村產出了赫赫有名的冰島茶,古茶樹不僅吸引了茶商,更吸引了游客。這啟示人們,想成為網紅旅游村,總得有個核心賣點。
旅游雖對GDP的直接貢獻有限,但富民效益卻突出,鄉村旅游亦如此。鄉村旅游的溢出效應明顯,不僅能帶動就業、增加收入、促進消費,還能拉動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改善,助力要素下鄉和返鄉創業。鄉村振興關鍵看有沒有人氣,這里的人氣不僅指常住人口,還包括各類流動人口,畢竟人興才能財旺。鄉村旅游不是新詞,卻是鄉村產業接二連三的關鍵點。把鄉村產業比作一盤象棋:種養業好比“車”,直接保障農產品安全穩定供給;鄉村旅游就是“馬”,跳躍間實現鄉村的多種功能,滿足人們多元需求。
鄉村旅游依然處于上升期,也經歷著大浪淘沙,難免遇到一些問題。有的鄉村旅游同質化現象突出,沒有叫座的“招牌菜”,創意花樣不多。有的長期過度依賴單一元素,當熱度減退時,客源就會減少。有的商業化嚴重,只注重景觀打造和消費拓展,導致體驗不佳。有的缺乏鄉味鄉韻,沒能充分挖掘文化資源、民族風情,產品缺乏深度。有的聯農帶農不足,部分村民未能充分受益。
休閑旅游是高檔次的服務產品。如今,鄉村旅游已從農家樂拓展到賣產品、賣風景、賣文化、賣體驗、賣健康。鄉村旅游本質上還是要靠山吃山,但應大膽嘗試,換個新吃法,尤其應注意嫁接其他業態。眼下,鄉村農文體旅融合趨勢明顯。就以體育來說,山東大力發展登山、騎行、露營等鄉村特色戶外運動和消費場景,助推了鄉村旅游。放眼全國鄉村,有的舉辦光影水秀,有的打造村音樂會,有的建起牛欄咖啡,都有可借鑒之處。鄉村旅游要在文化內涵、服務設施、功能定位等方面提升品質,集聚鄉村風貌、民俗特色、歷史文化等元素。
鄉村旅游離不開資本、管理等現代要素。既要用好商業力量,提升管理服務水平,也要用好本土村民,留住鄉土本色。江西篁嶺村以曬秋聞名,引得大量游客前來拍照打卡。在開發旅游前,篁嶺村一度人走屋空。篁嶺景區投入運營后,把有意愿的村民請回。有村民,才有原汁原味的曬秋。近年來,不少文旅企業下鄉投資興業,在此過程中,也應避免過度商業化。例如,發展鄉村精品民宿是趨勢,但不等于要變成千篇一律的大酒店,這樣就失去了應有的味道。
若有閑暇,不妨走走,赴一場與鄉村的“約會”。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