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15日訊 今天出版的《經濟日報》03版以《錨定低碳目標 資源循環利用 青島構建綠色發展體系》為題,關注山東省青島市持續引導企業進行綠色化改造,打造綠色工廠、綠色供應鏈,構建低碳、循環的綠色發展體系。
全文如下:
錨定低碳目標 資源循環利用
青島構建綠色發展體系
錨定“雙碳”目標,山東省青島市持續引導企業進行綠色化改造,打造綠色工廠、綠色供應鏈,構建低碳、循環的綠色發展體系。
截至目前,青島累計獲評國家級綠色制造名單企業65家,省級綠色工廠47家,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14家。海灣化學連續3年入選工業和信息化部能效領跑者名單,青島煉化連續12年獲評中國石油化工聯合會“能效領跑者”稱號,能效水平分別位居同行業首位。
青島以數智技術賦能綠色低碳產業發展體系構建。“依托5G網絡,平臺實現了數據的實時采集、分析和控制,綜合能源消耗下降40%。”海克斯康制造智能大中華區商務運營事業群副總裁詹亞南說,作為國家級綠色工廠,海克斯康通過建設智慧運維平臺和智能工廠綜合管理平臺,實現了能源消耗的精準管理、資源回收再利用,大幅減少了運維成本。
青島大力推進產城耦合式發展和產業鏈上下游低碳協同發展,推動工業企業、城市用水和供熱開展市場化合作。青島啤酒將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液,作為城市污水處理廠碳源補充,每年可為下游污水廠提供1.5萬噸生物質碳源,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23萬噸。
圍繞輕量化、低碳化、循環化,青島加強綠色設計創新開發能力和綠色產品供給能力,引導企業全流程綠色轉型。中車四方股份公司積極推動軌道車輛輕量化,通過引入碳纖維等輕質新材料有效替代鋼、鋁合金等金屬材料,研制生產了全球首列商用碳纖維地鐵列車,車輛整體減重11%,運行能耗降低7%。即發集團建成投產超臨界二氧化碳無水染色生產示范線,以二氧化碳作為染色介質,不用水、不用化學助劑、無污水排放、二氧化碳可回收再利用,推動印染技術綠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