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健康報
2025-01-09 14:20:01
原標題:北京:復雜挑戰中凸顯精準
來源:健康報
原標題:北京:復雜挑戰中凸顯精準
來源:健康報
本報記者 肖薇
日前,國家疾控局舉行“推動疾控事業高質量發展進展成效”專題新聞發布會指出,國家傳染病智能監測預警前置軟件(以下簡稱“國家前置軟件”)在全國二級及以上公立醫療機構的集成部署到位率達71%,其中北京、天津、江蘇、山東、湖北、重慶、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已全部集成部署到位。
醫療機構數量多、傳染病報告數量多,使得北京市在國家前置軟件部署應用過程中面臨諸多復雜挑戰。北京市迎難而上,通過積極探索實踐,有效促進了軟件功能不斷完善,提升了醫療機構傳染病防控水平,取得了顯著成效。
分節點分階段
攻克關鍵問題
北京市疾控中心信息中心主任李剛介紹,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北京市疾控局高度重視國家前置軟件的部署應用,將其納入年度重點工作,并提出了更高的部署目標,要求全市二級及以上傳染病網絡直報公立醫療機構完成部署應用的比例,在國家要求30%的基礎上提高至50%;同時,將國家前置軟件部署應用工作納入對各區衛生健康委和三級公立醫療機構的年度考核。
李剛介紹,為確保工作順利推進,北京市結合全市醫療機構實際情況,成立市、區兩級工作技術專班,明確各部門職責分工,制定詳細的技術實施方案和操作手冊,多次為醫療機構提供集中培訓及現場指導,確保相關人員能熟練操作軟件。在國家前置軟件部署應用的關鍵技術環節,北京市倒排工期,明確各環節完成的時間節點,加強數據監測與質控,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作為全國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監測哨點醫院、大興區國家前置軟件部署應用試點醫院,北京市大興區人民醫院于2024年12月9日通過國家前置軟件轉正申請,進入正式運行階段。
“前期部署、數據改造上傳、轉正前測試,這三方面工作的推進,為醫院順利轉正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大興區人民醫院疾控與公共衛生科主任樊君說。前期部署階段,醫院成立了由疾控與公共衛生科、信息科牽頭的院級專班,統籌協調醫院內部相關工作以及與上級部門的對接溝通。數據改造上傳階段,醫院完成軟件安裝后,對照接口規范,有序開展院內信息系統接口改造、數據映射和試傳工作。轉正前測試階段,則重點從院內數據抓取和一致性核對入手,及時解決發現的問題。“進入正式運行階段后,我們的主要任務是對軟件運行穩定性等方面進行密切監測。”樊君說。
經過4個多月的努力,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于2024年12月通過國家前置軟件轉正申請。
在國家前置軟件部署應用過程中,北京世紀壇醫院將保障數據傳輸準確性置于首位,主動排查風險。該院感染管理處/疾病預防控制處(以下簡稱“感控處”)劉超介紹,醫院成立了由主管院長牽頭、感控處和信息中心參與的專項小組,定期召開例會,緊抓原始數據,一一核對各項指標。“為避免數據傳輸不一致,在醫院原有傳染病彈卡方式的基礎上,感控處對包括法定傳染病和重點監測傳染病在內的57種傳染病上報情況進行測試,并逐一解決發現的問題。”劉超說,“感控處定期將預警處理情況反饋給各科室感控專管員,并納入月度質控和季度報告。”
“組織領導與協調聯動、技術培訓與指導、提供必要經費,這一系列支持和保障措施,確保了國家前置軟件的順利部署、有效測試和轉正后的平穩運行。”李剛說。
更高效更準確
形成閉環管理
當前,國家前置軟件部署應用在全國鋪開,展現了諸多優勢,為傳染病監測帶來便利。
在樊君看來,縮短傳染病上報時間是一項重要突破。“以往采用手工錄入方式完成傳染病報卡,從臨床醫生填寫到公衛醫生審核、打印、上報,至少需要15分鐘,而使用國家前置軟件后,不到10分鐘就可以完成,提高了工作效率,減輕了臨床醫生和公衛醫生的工作負擔。”樊君說。
“國家前置軟件還有效降低了漏報、遲報和信息錯誤的風險。”樊君舉例說道,“當患者流感病毒核酸或抗原檢測結果呈陽性時,國家前置軟件能及時彈出預警信息,輔助醫生診斷,并直接抓取患者基礎信息。”
劉超表示,在判定復診病例、及時有效開展患者追蹤等方面,國家前置軟件的表現也十分“出色”。
“以前,公衛醫生發現有傳染病診斷而無報卡時,需要通過查看電子病歷或直接與接診醫生溝通,來判定是否為復診病例。”劉超說,“國家前置軟件借助大數據支持,可以智能判定復診病例,比人工判定更加準確,并且有記錄可查。”
“對于肺結核、丙肝等疾病,國家前置軟件能及時向臨床醫生和公衛醫生發送預警信息,改變了以往公衛醫生人工追蹤報告的方式,使傳染病防控更加及時高效,同時也促使臨床醫生更主動地參與傳染病防控工作。”劉超說。
結合北京市整體部署應用情況,李剛歸納了國家前置軟件的三個主要優勢,一是可自動識別復診病例,減少重復報卡情況;二是輔助診斷,對可疑傳染病作出“應關注”提示,降低漏診風險;三是與傳統的傳染病網絡直報系統相比,具有實時性更強、數據共享更便捷、操作更簡便的特點。
提建議促優化
推動更廣應用
為推動國家前置軟件部署應用,北京市各醫療機構及時反饋問題,并提出優化建議。例如,建議將報卡量超過10張/天的醫療機構的轉正核驗天數從30天調整為14天,減輕了報卡量大的醫院的負擔。另外,建議增加申訴按鈕、優化數據核對規則等,均已被采納并實施。
目前,國家前置軟件手機App已開始推廣應用。劉超告訴記者,他可以通過App及時處理傳染病診斷、報告及陽性結果等信息,預警和報卡變得更加便捷了。
“對于臨床醫生和公衛醫生來說,國家前置軟件應用是新的挑戰,但也推動了工作模式的創新。”劉超說。這一觀點也得到了樊君的認同,她表示,國家前置軟件的功能更加智能化,以國家前置軟件為紐帶,能實現傳染病監測預警的“醫防協同”,使臨床醫生與公衛醫生協同作戰。
未來如何更好地推動國家前置軟件部署應用?李剛認為應著力抓好五個方面:一是加強政策支持與資金保障,確保工作的順利開展和持續推進;二是加強溝通與協作,建立定期溝通機制,及時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三是加強培訓與指導,提高醫務人員對軟件的認識和操作水平;四是加強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確保數據的安全性;五是加強宣傳與引導,提高公眾對傳染病防控工作的認識和參與度,最終,為傳染病防控的數字化、智能化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