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報
2024-10-28 10:16:10
原標題:武動青春
來源:中國教育報
原標題:武動青春
來源:中國教育報
弓步沖拳、仆步穿掌、馬步……早晨6點50分,曙光初照,在齊魯師范學院的田徑場上,千余名大一新生整齊列隊,開啟了武術課程的學習。校園里“武”動的青春氣息和宏大場面振奮人心,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
從2017年開始,齊魯師范學院與嵩山少林寺武術館等單位聯合成立武術教育中心,將武術課程列入人才培養方案,以大學必修課的方式落實武術類非遺教育。
“必修課以教授通背拳和齊眉棍為主,目前已有2萬余名大學生修習。”該校武術教育中心教練王新民介紹說。
齊魯師范學院的武術教育課程,既包含全校學生必學的普及性必修課,也包含提高性的選修課和專業課。
在學校的齊魯文化長廊和高大巍峨的孔子像前,武術套路隊隊員們抱拳施禮,開啟武藝切磋訓練。作為一名習武幾十年的武術研究專家和“非遺武術進校園”工作的倡導者、推動者,齊魯師范學院黨委書記林松柏十分關注隊員們的訓練情況,經常到場指導學生練習。
學校武術套路隊和武術散打隊的學生經常參加全國大賽,并取得不俗戰績。“我從高中起學習武術,來到齊魯師范學院后又進行了系統、專業的訓練,教練們個性化、針對性的指導和幫助,讓我的武術技能得到快速提升。”該校休閑體育專業(武術方向)學生劉兆奇說。在今年的中國大學生武術套路錦標賽上,除了他參與展示的太極拳項目獲得金牌外,隊友王雅惠美、路鑫、林珊也獲得了三銀二銅。這些成績的取得,得益于教練們平日的督促練習,賽前的套路編排、動作指導等。
練習武術套路和散打的學生,很多也是出于個人愛好或抱著強身健體的愿望而來。在學校體育館里,該校武術散打隊隊員們正揮汗如雨、刻苦訓練。其中,身材瘦小、性格文靜的孫雨欣練得格外認真。“我是學校生命科學學院的一名學生,非常喜歡散打項目。練習散打,不僅能強身健體,還讓我學會了很多專業技能。”孫雨欣說。該校武術散打隊成立還不到一年,在第8屆中國大學生散打錦標賽上,隊員張邁、程夢真、黃德建、萬碩首次出征便取得一金二銀一銅的好成績,讓隊員們充滿了信心。這份信心還來自他們的教練“杰哥”。隊員們口中的“杰哥”名叫馮杰,是該校引進的國家健將級運動員,先后在多個國家級、世界級比賽中獲得散打冠軍。
一枝獨秀不是春。齊魯師范學院還積極發揮服務基礎教育優勢,深入挖掘非遺武術育人內涵,幫助中小學開展“一校一品”建設,打造武術教育特色,讓武術在中小學校園落地生根、發揚光大。
“少年強則國強……”在山東省實驗小學,伴隨著《少年中國說》的音樂,全校學生做起了課間武術操。一招一式,虎虎生威。從2018年起,齊魯師范學院武術教育中心幫助該校開設了武術課程,實施“教—練一體、升—賽激勵”體系,安排專職教練在校授課,學校武術隊在多個省級、國家級武術賽事中獲獎。
“寬容、忍耐、堅強……這些都是武術精神的體現。”在濟南市長清區第一初級中學,齊魯師范學院武術教育中心教練林正帥正在給學生們上武術理論課程。武術教育不僅重技能,更重育人,教練時時刻刻都會在武術教學中融入愛國主義和中華武術精神的教育。
“當被人使勁抓住手腕,我們該如何脫身?”在齊魯師范學院附屬中學——長清中學的校園里,齊魯師范學院武術教育中心教練王光輝正在向學生們教授反擒拿術。他一邊示范一邊告訴大家,武術的關鍵詞不是蠻力、硬碰硬,而是“防的技巧”和“守的智慧”。
這樣的武術教育課程在中小學廣受歡迎。
林松柏介紹,齊魯師范學院創新思路將武術非遺推廣到中小學,服務基礎教育,探索構建了“武術類非遺P—G—S校園傳承模式”,即充分發揮平臺(Platform)引領、政府(Government)指導、學校(School)實施三方優勢與資源,整體推進武術課程開發、教材配套和專業師資建設。
目前,該校已與山東省內外1817所中小學校聯合組建了武術教育聯盟,通過多種方式進行中小學一體化校園武術教育推廣。北京體育大學教授、東岳太極拳創始人門惠豐贊譽“齊魯師范學院開辟了以武育人的新模式”。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