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商報
2022-12-20 16:04:12
原標題: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中國海事審判(2018—2021)》
來源:中國商報
原標題: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中國海事審判(2018—2021)》
來源:中國商報
12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中英文雙語《中國海事審判(2018—2021)》(以下簡稱報告),全面總結四年來全國海事審判三級法院充分發揮海事審判職能作用,服務和保障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強化海事審判體系和能力建設,推進建設國際海事司法中心的情況。
報告顯示,2018年至2021年,全國海事審判三級法院受理各類海事海商、海事行政、海事刑事以及海事執行案件132633件、審執結133309件。四年來,全國海事審判三級法院受理涉外案件10397件、涉港澳臺案件2693件;審結涉外案件10611件、涉港澳臺案件2782件。
發揮海事司法職能
更好助力建設海洋強國
報告顯示,四年來,人民法院充分發揮海事審判職能,助力建設海洋強國。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出臺《關于人民法院服務保障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指導意見》等一系列司法文件,指導海事審判各級法院充分發揮海事司法職能作用,服務建設海洋強國。各海事法院結合各自區位優勢,主動對接當地海事司法新需求,制定相應實施意見,各項務實舉措成效突出。海事法院對我國管轄海域依法積極行使司法管轄權,凸顯了海事司法在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和海上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
人民法院加大海洋環境司法保護力度,保障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最高人民法院先后發布、修訂相關司法解釋,公布指導性案例,完善配套規則體系,為保護海洋環境提供了有力依據。不斷完善專業化審判機制,為實現海洋環境審判的高水準、高質效奠定基礎。建立高效合作機制,在海事法院之間、海事法院與海事行政機關之間共建共享合作平臺,形成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的合力。
人民法院深入實施海事審判精品戰略,護航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依法審理涉及貨物運輸、綜合物流、船舶碰撞等各類海事案件,加強對船舶修造、航運融資、航運保險等涉船舶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案件的審理,維護航運商貿秩序。依法審理港口作業、碼頭建設、港口疏浚以及涉及海洋工程、郵輪旅游、海洋開發利用等糾紛案件,促進海洋經濟發展。依法審理涉外涉港澳臺案件,平等保護中外當事人合法權益,為優化營商環境、服務高水平對外開放發揮司法護航作用。越來越多與我國沒有管轄連結點的案件當事人主動選擇我國海事法院管轄,充分彰顯了我國海事司法的國際公信力和影響力。
完善海事審判體系
推進國際海事司法中心建設
報告顯示,四年來,人民法院持續強化審判體系和能力建設,推進國際海事司法中心建設。一是完善涉海法律體系建設,提供海事審判制度保障。最高人民法院深度參與海商法修改,積極建議修改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完善中國特色海事法律制度體系。發布海事審判指導性案例和典型案例,明確法律適用規則。及時發布會議紀要等司法文件,指導全國海事審判實踐。
二是創新工作制度機制,完善海事審判體系。新設南京海事法院,形成包括11個海事法院、42個派出法庭在內的全國海事審判組織體系,極大方便了當事人訴訟。持續完善海事行政訴訟審理機制,支持監督海事行政機關依法行政。穩步推進海事刑事案件管轄試點,為進一步科學確定海事法院管轄范圍積累經驗。
三是推進訴訟服務體系建設,打造海事糾紛解決優選地。海事法院在全國范圍內率先實現跨域立案,海事司法影響力和輻射力顯著提升。推動海事糾紛多元化解決,形成矛盾糾紛化解的“多車道”。海事司法透明度不斷增強,多語種應用走在中國法院前列。設立中英文門戶網站,常態化發布海事審判中英文白皮書,向世界傳播中國海事司法的聲音。
四是注重強化隊伍建設,增強海事司法能力。強化實務培訓,深化學術研討,開展法治研究,為打造高素質的海事審判專業化隊伍奠定堅實基礎。舉辦國際論壇、參加國際研討,廣泛凝聚法治共識。積極參與國際規則制定,詮釋中國法治經驗,貢獻中國智慧。
五是強化現代科技支撐,提升海事審判信息化水平。最高人民法院建設全新的中國海事審判網,各海事法院積極開發各具特色的審判輔助工具,海事審判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建設全面推進。
(孫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