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報
2022-12-01 10:02:12
原標題:幼小協同巧銜接 攜手共育促成長
來源:中國教育報
原標題:幼小協同巧銜接 攜手共育促成長
來源:中國教育報
人生百年,立于幼學。近年來,臨朐縣始終遵循“綠色生態”大教育發展理念,以“培養全面發展的兒童”為導向,聚焦“培養具有健康、快樂、自主、創新品質兒童”的育人目標,立足幼小科學銜接教育,統籌家庭、園所、小學育人資源,綜合施策、協同推進,構建起“兒童為本”的科學幼小銜接教育生態。
聚焦習慣養成
放大實踐活動育人成效
幼小銜接是幼兒園和小學教育兩個教育階段平穩過渡的教育過程,也是兒童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重大轉折。立足適度減緩幼小銜接坡度的出發點,臨朐縣找準幼小銜接育人契合點,針對學前教育與小學教育的不同點,出臺《全面推進幼小科學銜接實施方案》,科學設計幼小銜接工作模式,采取游戲化、生活化、綜合化的方式,強化兒童的探究性、體驗式學習,通過故事劇場、課中操、整理比賽、社會實踐等一系列多層面、靈活性的主題實踐活動創設,構建起幼小一體化的教學模式,讓好習慣在活動中形成,讓幼兒從心理和能力上做好銜接準備。
在臨朐縣城關街道中心幼兒園,大一班的孩子們秩序井然地排著隊,根據自己的需求和愛好自主取餐。近一段時間以來,該園高度關注幼兒園和小學之間的差異,將幼兒園一日生活和小學生一日學習活動中差別較大的四個環節(入學時間、上課時間、午餐時間和自由活動時間)作為重點,有意識地對大班幼兒進行針對性的訓練,讓幼兒提早養成按時入學、自理自律的良好品質,減小幼兒到小學生的適應坡度,為幼兒園到小學的“軟著陸”打好基礎。“我們將扎實開展好各項實踐活動,繼續做實做細適應性訓練,進行漸進式的探索與嘗試,變包為放、變管為導、變被動為主動,為幼兒創造更多機會,幫助他們實現順利過渡。”該園園長張倩說。
聚焦能力提升
推動游戲課程走深走實
走進田村集幼兒園,在戶外場地上的一群“大孩子”格外引人注意,原來這是幼兒園邀請的往屆“畢業生”回到自己熟悉的“母校”。他們和弟弟妹妹們在戶外場地上快樂玩耍、互動交流,在享受著游戲快樂的同時,也幫助幼兒園小朋友了解小學生活,激發了孩子們對小學生活的憧憬與向往。
讓幼兒在生態、多元、富有挑戰性的環境中快樂學習、主動探索,是促進幼兒學習與發展的重要路徑。臨朐縣充分尊重幼兒認知特點與發展規律,結合山東省教師教材主題相關內容,聚焦幼兒素質能力提升,積極開展游戲課程探索研究與實踐,寓教育于游戲、生活、學習中,讓幼兒在游戲中的學習與發展實現從點狀經驗到深度學習的突破。根據幼小銜接的具體要求,通過主題實施前的審議、實施中的生成等途徑,創設出“我向往的小學生活”“小學生的課間活動”“我眼中的小學”“小學學習生活一分鐘挑戰賽”等一系列特色鮮明、主題明確的游戲活動,全縣各幼兒園圍繞課程落實,統籌一日活動安排,圍繞幼兒能力提升開展相關主題教育,有效提升了幼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團隊合作的能力以及社會性交往、語言表達的能力。
聚焦園校同步
抓實協同聯動育人機制
為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臨朐縣打破傳統的育人體制機制,以多元整合的課程實施為主要抓手,以園校協同育人為主要途徑,推動小學與幼兒園的和諧共生、育人模式的有機統一,實現小學和幼兒園育人模式持續創新。在此基礎上,廣泛組織幼兒教師和小學起始年級教師,聚焦雙向銜接,建立起幼兒園與小學教師之間的溝通對話機制。通過經常性組織開展角色換位、崗位體驗等活動,讓教師們對幼兒科學銜接工作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和把握,科學協調推進工作實施。將一年級上學期設置為入學適應期,幫助兒童順利度過入學適應期,幫助幼小完成高質量銜接。
臨朐縣教育科學研究院和縣學前教育研究中心還高度重視幼小科學銜接的協調和指導,通過聯合召開幼小科學銜接工作推進會、邀請學前專家和資深校長作專題講座等方式,為全縣幼小科學銜接建立起更科學、更系統的指導保障。同時,通過設立幼小銜接專欄、家校溝通、主題宣傳等形式,搭建起家、園、社共育的橋梁和紐帶,形成推動幼小科學銜接的工作合力。
(張倩 夏效蘭 胡廷霞 姚美娟)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