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檢察日報
2022-11-24 08:45:11
原標題:湖·礦·耕地
來源:檢察日報
原標題:湖·礦·耕地
來源:檢察日報
近年來,山東省桓臺縣檢察院認真履行監督職責,多角度、全方位為民辦實事解難題。2021年,該院在淄博市群眾滿意度測評中排名第一,連續兩年在淄博市檢察機關綜合考評中排名第一。
“有人開車掉湖里了!”今年1月,桓臺縣一民間救援隊接到電話,馬踏湖國家濕地公園有人請求救援。桓臺縣檢察院獲得線索后,立即展開實地調查,發現事故原因是現場無護欄。3月7日,該院依法向相關監管部門制發公益訴訟訴前檢察建議,督促完善公園安全設施。相關監管部門收到建議后立即整改。4月20日,檢察官對整改落實情況回訪時發現,濕地公園已設置了護欄、護堤及警示牌。
作為中國首批美麗河湖,馬踏湖國家濕地公園是國家AAA級旅游景區、國家水利風景區、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今年6月6日對外開放。該院第四檢察部主任律娜娜欣慰地說:“我們的工作為景區開放奠定了安全基礎。”
2010年至2017年,周某等人超范圍在承包的礦場開采鐵礦石,并加工成鐵粉后對外出售,銷售金額7500余萬元,造成當地生態環境惡化。桓臺縣檢察院在追究周某等人非法采礦行為刑事責任的同時,依法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并委托具有資質的環境損害司法鑒定機構對生態環境損失進行鑒定。“我們與相關部門就修復費用的認定標準、修復方案的驗收、訴訟請求的確認依據等問題進行磋商并達成共識。”律娜娜告訴記者。根據鑒定意見,該院請求法院判決周某等人賠償生態環境修復費用1500余萬元,并承擔鑒定費用75萬元。
今年6月27日,法院先就該案刑事部分作出判決,依法判處周某等人有期徒刑二十五年至一年六個月不等,各并處罰金,并依法追繳、沒收全部違法所得。8月9日,法院對此案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部分作出判決,全部支持了檢察機關的訴訟請求。
在辦理張某等人涉惡案件時,桓臺縣檢察院發現張某有破壞耕地的行為,隨后多次派人到現場調查,深入了解涉案土地情況。經查,早在2009年3月,張某承包了桓臺縣果里鎮楊家村集體耕地2760平方米,非法用于粉碎鐵礦石和堆放礦渣、尾礦等,并將其中1232平方米土地硬化建設其他設施。截至2021年12月法院開庭審理張某等人涉惡案時,該硬化土地仍未恢復。該院依法對張某非法占用耕地行為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一直拒不認罪的張某,直到2022年6月2日才承認了自己占用并破壞耕地的行為,同意對破壞的耕地進行復墾并接受調解。張某雖然有復墾意愿,但其羈押于看守所,無法履行復墾義務,遂委托其兒子張某某對硬化土地進行復墾。
桓臺縣檢察院就此案召開了公開聽證會。在聽證員見證下,張某某出具了復墾保證書,并在7日內對涉案耕地進行復墾。
“辦理公益訴訟案件首先要考慮為群眾解決問題,讓社會公共利益得到有效保護,實現‘專業化監督+恢復性司法+法治化治理’一體進行的良好效果。”該院檢察長常永棟說。
(本報記者郭樹合)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