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報
2022-10-19 10:05:10
原標題:以水浸潤 以文化人
來源:中國教育報
原標題:以水浸潤 以文化人
來源:中國教育報
在60多年的辦學歷程中,山東水利職業學院形成了具有鮮明水利特色的校園文化,并始終堅持以水文化“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物”為宗旨,推進水文化育人工程,完善水文化育人體系,打造水文化育人品牌。
思想道德建設好
凝聚強大動力
發揮思政課主渠道作用,實施專題化、項目化、多元化教學改革。建立課程思政“五大體系”,形成“以愛國主義為魂、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根、以水文化為本、以工匠精神為基、以創新創業為翼”的課程思政特色,課程思政研究中心獲評“全國職業院校課程思政研究中心”“山東省職業教育課程思政教學研究示范中心”。
學校建立150多處校外實踐育人基地,定期組織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每年開展“三下鄉”社會實踐、節水護水、鄉村振興、愛心服務等志愿服務活動20余項,在校生公益活動參與率達85%。其中“水利小屋”志愿服務活動參與人次達兩萬余,榮獲第五屆中國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金獎。建設了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詢中心,有專兼職教師9人,每年進行學生心理健康普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設立線上心理服務站,提供咨詢服務2000余人次。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建立學生心理危機預防與干預機制。
領導班子建設好
打造強勁引擎
學校黨委始終把政治建設放在首位,落實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執行“三重一大”決策制度,確保黨的領導體現在辦學治校各領域,促進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
加強基層黨組織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實現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全覆蓋,發揮“全國教育系統黨建工作樣板黨支部”“山東省黨建工作樣板黨支部”示范引領作用。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狠抓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落實,運用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簽訂黨風廉政建設責任狀,加強黨風廉政教育,推進校內巡察,梳理崗位廉政風險點116個,制定防范措施284條。
教師隊伍建設好
引領良好風尚
健全師德考評機制,修訂《師德考核實施辦法》,完善自評、互評、學生評及同行評相結合的評價體系。在職務晉升、評獎評優等方面,對違反師德師風行為“一票否決”。加強教學質量評估和監控,及時糾正不良傾向。
開展“師德教育活動月”等,將師德教育作為培育優秀教師團隊、骨干教師和教師入職培訓的重要內容。近兩年,教師參與志愿服務活動2000余人次,15人深入基層掛職鍛煉,助力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加強師德典型引領。連續26年開展“師德標兵”評選表彰,有全國優秀教師2人,獲省級以上榮譽21人;建設國家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1支、山東省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支、省級教學團隊11支。
校園文化建設好
涵養厚重底蘊
建設水文化育人體系。實施水文化育人工程,校徽、校旗等標識的設計融入水元素,打造具有水文化特色的視覺形象識別系統,編寫《中國古代名家論水》《山東水情知識讀本》,開設水文化課程與水利精神大講堂。
打造水文化育人品牌。一是水利志愿服務品牌,結合“世界水日”“中國水周”開展節水護水社會實踐活動165項。二是水情教育品牌,學校作為山東水文化水情教育基地,每年接待校外學生研學、社會公眾水科學、水文化教育和水文化體驗上萬人次。三是創立“大海文化”品牌,開展“大海之聲”等校園文化系列活動,學生參加藝術展演等獲省部級以上獎項47項。
校園環境建設好
營造濃厚氛圍
學校以“水軸”“書軸”為軸線,賦予校園建筑和道路豐富的文化內涵,被評為“全國綠化先進集體”“全國職業院校魅力校園”。
學校落實安全穩定工作責任制,建立健全維穩機制、安全保衛預警機制。建立多部門協調聯動的突發事件處置體系,構建校系班三級安全教育體系,投資300萬元建成安全教育體驗中心,面向學生和社會公眾開展安全教育,每年近萬人次參觀學習。
陣地建設管理好
筑牢精神高地
學校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建立意識形態工作月報告、季分析、年總結機制,建立意識形態工作校內巡察制度,狠抓陣地管理,防范化解意識形態領域風險。
嚴把宣傳陣地信息關口。制定《學校融媒體宣傳工作管理辦法》,用好“三微一端”等新媒體平臺,弘揚社會主旋律,傳播水院正能量,講好水院歷史、水院故事、水院精神,宣傳先進典型。
學校將水文化融入文化環境、制度環境、校園景觀環境和網絡陣地建設,打造多彩的水文化育人大環境,在文化育人過程中發揮可視、可循、可感、可悟的功能,起到了體驗、固化、引導、激勵的效果,在培養高職學生新時代職業精神、提升綜合素質修養方面具有重要的浸潤育人意義。(崔靈智 史曙 張琪 王緯)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