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2022-08-02 09:12:08
原標題:發展特色產業 賦能鄉村振興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數錢數到手抽筋,這一美好愿景,如今在河南省夏邑縣北嶺鎮農業高效園區變為現實。
夏邑縣新聯會會員、北嶺鎮孫營村村民孫建國返鄉創業發展西瓜種植,去年建設50畝地的農業產業園。今年他種植的吊蔓西瓜,每公斤價格在8元以上。理想的行情,滿意的產量,孫建國種植吊蔓西瓜收益喜人。
在河南省夏邑縣北嶺鎮,孫建國不是最大的種植戶,像孫建國一樣,靠種植瓜果蔬菜獲得可觀收入的大有人在。
“果蔬種植成為北嶺鎮農民增收的大產業。全鎮種植規模西瓜2.8萬多畝,葡萄8000多畝,辣椒、黃瓜等蔬菜3萬多畝(部分面積與西瓜復種)。涌現出盧集、仇莊、孫營、曹莊、于閣等10多個種植專業村,200畝以上的西瓜種植園區11個。北嶺鎮先后入選全國十億元示范鄉鎮,全國‘一村一品’示范鄉鎮,居民存款余額13.5億元”。談起北嶺鎮的特色產業,北嶺鎮黨委書記邵明啟如數家珍。
細數北嶺鎮產業發展并不尋常,鄉村干部傾注了真情,付出了努力。自從開始引進西瓜新品種,北嶺鎮種植戶獲得了可觀的效益。可西瓜不能重茬,國家耕地“非農化、非糧化”政策,讓北嶺鎮果蔬產業發展進入了瓶頸期。
面對新問題,北嶺鎮新一屆黨委政府領導順應產業政策變化,規劃實施“一帶(產業風景帶)兩路(夏芒路、北會路兩側15公里果蔬走廊)三園區(采摘、觀光、示范園)四基地(西瓜、葡萄、黃瓜、油桃種植基地)”工程,以大棚8424西瓜、葡萄、黃瓜等果蔬種植為主導產業,立足西瓜產業,在“優”“精”“特”上下功夫,發展特色休閑旅游農業。讓土地變資產,資產變資源,資源變資金。
據悉,北嶺鎮發展產業的助農政策無所不及。園區建設需要流轉土地,個別農戶不理解,不愿流轉土地。鄉村干部進農家,睡地頭,白天黑夜不停息,苦口婆心做工作,保證園區土地流轉。農戶發展產業缺資金,鎮政府爭取1億元助農資金,滿足果蔬種植戶需求。產業發展需要技術支撐,鎮政府與中國農科院、河南省農科院聯系,在北嶺鎮設立博士工作站;與縣農廣校聯系開辦田間農技學校,培養了一批“土專家”“田秀才”;鎮政府出資高薪聘請山東壽光技術人員常年負責技術指導。確保全鎮瓜果蔬菜產業發展的每個環節,技術不斷檔、指導不脫節。鎮政府還投資完善產業園區水、電、路等基礎設施。
這些惠民政策落地,讓原來不看好農業的商人,也躍躍欲試,準備返鄉創業。該鎮在山西做生意的民營企業家劉紅立,準備在北嶺鎮建設千畝高效園區,種植西瓜、蔬菜。北嶺鎮黨委、政府成立服務專班,在短時間內,幫助劉紅立建起面積1500畝的高效產業園。之后,北嶺鎮又有幾位在外經商的民營企業家返鄉建設農業產業園區,發展西瓜、蔬菜種植。
北嶺鎮作為夏邑西瓜主產區,積極打造“夏邑西瓜”品牌,協助縣里成功申報了“中國西瓜之鄉”;連續舉辦五屆中國西瓜文化節,推介“夏邑西瓜”。去年,在上海舉行的科技創新大會上,北嶺鎮選送的“夏邑西瓜”獲得大獎。“夏邑西瓜”品牌價值已達25.53億元。
鄉村振興靠產業,產業發展有特色。在北嶺鎮高效農業產業園區內,一個個生態“高顏值”、發展“有朝氣”的連體大棚正在釋放潛能。北嶺鎮主導產業地位更加突出,產業化、綠色化、品牌化發展更加有力,走出了一條生態美、產業興的可持續產業發展道路。
盧集、仇莊、于閣、劉集、孫后寨……美麗而富裕的村莊,在北嶺鎮星羅棋布。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