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解放軍報
2022-08-02 09:11:08
原標題:用情用心當好高原軍醫
來源:解放軍報
在我辦公室的一個抽屜里,整齊地放著一疊來自高原官兵的書信。有的在信上說“小毛病”再沒犯過,讓我放心;有的像是與家人聊家常一樣說著哨所生活的新變化;有的在信里表達著真摯的感謝,述說著身體恢復后取得的成績……每每看到這些,我都會倍感軍醫職責使命之重,更加堅定了立足崗位擔當作為的決心。
人民軍醫,和普通醫生不同,除了要精研專業、救死扶傷,還要深入一線、為兵服務。2010年,我第一次踏上高原執行巡診任務,稀薄的氧氣、高強度的日照、凜冽的寒風,讓我的腦子暈沉沉的。同行的戰友考慮到我的身體狀況,不斷勸我留守海拔較低的營區,但想到自己是一名軍醫,想到常年堅守在高海拔艱苦環境中的哨所官兵,心里就只有一個念頭,再難也要上去,為高原官兵做點事。高原需要軍人的堅守,高原軍人的健康更需要軍醫的呵護。盡管第一次上高原那種難受的感覺令我難以忘懷,但我并沒有因此停下腳步,而是咬牙堅持一次次上高原,逐漸適應了高海拔環境,成為了一名能登山、能坐診、能急救的高原醫生。
只有切身體會過高原的苦,才能設身處地思考高原官兵的健康醫療需求,更好地服務高原官兵。近年來,我們醫療隊伍不再僅僅滿足常規的巡診送藥,而是有了新的思考:如何利用巡診更好地服務官兵?記得在某邊防連巡診期間,前哨上的一名戰士突發高滲性脫水,情況緊急,危及生命,我和醫療隊的戰友們一邊吸氧一邊對這名戰士實施心肺復蘇、快速補液等急救措施,經過8小時持續搶救,終于將這名戰士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隨后,我們對這名戰士的病情進行問詢和綜合分析,發現他在日常就有不少高原病輕微癥狀,但自己從未重視,甚至有“任務重要,我不能把小痛小病掛在嘴邊、太當回事”的想法,而有同樣情況的戰友不在少數。
戰友們的堅強意志和吃苦精神讓我動容,同時也讓我意識到,高原官兵需要針對性更強、專業度更高的醫療服務。于是,我和醫療隊的戰友們開始廣泛收集資料,用心總結高原疾病救治經驗,加班加點編寫了《淺談急性高原病》《急性高原病診斷與治療》《高原科學用氧指征》等疾病防治醫療常識手冊,并送給巡診路上每個點位的邊防官兵,助力他們提升日常防護高原疾病的能力。同時,積極開展機動巡診、移動診所、健康宣講等多種形式的醫療服務,為一線官兵送去了更貼心的診療和實用管用的疾病防治經驗。
作為一名高原醫生,不僅要在常態化巡診中盡職盡責,也要在保障重大任務中發揮作用。近些年,高原環境中實戰化演訓任務頻繁,高海拔地區惡劣的自然環境為來自平原地區的任務部隊提供了更逼真的實戰化訓練條件,同時也伴隨著更大的健康風險。前幾年,作為首批赴高原執行某專項任務的軍醫,我和戰友們先期到位,最后撤離,全程參與任務保障。在此次任務救治的患者中,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一位高原肺水腫合并高原腦水腫的年輕戰士,情況非常危急,我們利用現有條件爭分奪秒展開“戰場救治”,最終,使戰友脫離險境。從靜態的定點巡療,到動態的伴隨保障,我深知作為戰場“保障模塊”的重要一環,衛勤保障是軍隊戰斗力的生命底線,我們軍醫肩負的責任重大、崗位光榮,服務官兵的任務復雜多元,不僅身體要從診室中走出來,眼睛也要緊盯戰場需求,思考新形勢下的備戰打仗特點,有針對性地提升能力,積累經驗,不斷夯實戰場保障能力。
從剛畢業第一次上高原,到每年常態化高原巡診,變的是更便捷的登山路、更豐富的巡診經驗,不變的是為兵服務的真心真情。近些年,隨著部隊醫療條件的進步和對官兵醫療保障力度的加大,同行的軍醫越來越多,巡診攜帶的藥品物資越來越豐富。在未來的高原巡診路上,我將一如既往用情用心為戰友們提供更優質的醫療保障,用自己的身體力行為戰友們送去值得信賴的健康服務。
(作者系聯勤保障部隊第941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榮立三等功3次,2021年被中央軍委表彰為“全軍備戰標兵個人”。文字整理:陳俁林)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