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法院報
2022-08-01 08:54:08
原標題:架起“連心橋” 織密“一張網” 當好“服務員”
來源:人民法院報
“軍人在前線保家衛國、流血流汗,我們能做的就是崇軍擁軍,做好保障,辦好實事。”近日,山東省單縣人民法院院長陳衛華在共建法律擁軍體系工作座談會上強調。
山東省單縣位于湖西革命老區,擁有悠久的擁軍優屬光榮傳統。今年以來,單縣法院繼承和發揚湖西革命老區擁軍光榮傳統,主動融入雙擁工作大局,通過妥善化解涉軍糾紛、傾情提供司法服務,切實維護軍人軍屬和退役軍人的合法權益。共建法律擁軍體系是該院“雙擁”工作又一創新舉措,該體系包括架設一條法律擁軍服務熱線、建立一套法律擁軍制度、開展一批特色擁軍活動等。
擁軍熱線——
架起司法擁軍“連心橋”
“考慮了很久,我還是決定離婚。目前我已經提交了起訴書,接下來要走什么流程?”近日,一位現役軍人通過單縣法院法律擁軍服務熱線咨詢法律問題。
張某為駐西藏預備役某基地現役軍人,與妻子劉某因聚少離多,沒有共同語言,感情惡化,致使張某無法安心服役。張某向單縣法院提起離婚訴訟,承辦法官經過多方努力,通過電話與當事人雙方進行聯系調和。然而,二人均表示無法和好,堅決要求離婚。在接到擁軍服務熱線交辦的工單后,承辦法官組織雙方進行互聯網開庭,簽訂了調解書。
為做好涉軍維權工作,單縣法院與縣人武部、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加強協作對接,共建法律擁軍體系,聯合制定了《關于共建法律擁軍體系為國防和軍隊建設提供高質量司法服務的意見》,成立擁軍領導小組。根據該《意見》,該院在立案庭為軍人軍屬設立專門立案窗口,構筑“法律擁軍綠色通道”,開通法律擁軍服務熱線,為軍人、軍屬、退役軍人提供優質的司法服務,切實保障軍人、軍屬、退役軍人合法權益。
多方聯動——
織密涉軍矛盾化解“一張網”
前不久,單縣人武部涉軍維權辦公室送來一封感謝信,感謝單縣法院成功調解一起涉烈士子女健康權糾紛案,依法維護了烈士子女的合法權益。
多年來,范某家和鄰居朱某家經常因為空地上的垃圾而發生口角。
一天,因為一袋垃圾問題,雙方爭論不休、互相辱罵,情緒激動的朱某動手將范某和他的兒媳打傷。出院后,范某和兒媳許某將朱某起訴至法院,要求朱某承擔醫療費用等各項損失3萬余元。
幾經調解,雙方均不能達成協議,案件陷入僵局。在調解過程中,承辦法官了解到,范某是一名烈士遺孤。根據該院與縣人武部、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建立的共建擁軍體系,承辦法官聯系到縣人武部,聯合做調解工作。最終,在人武部涉軍維權辦公室和法官共同調解下,原、被告雙方達成調解協議,原告方撤訴,化戾氣為祥和。
這是單縣法院積極推動多方聯動化解涉軍糾紛體系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該院充分運用軍地資源,積極選聘軍人、軍屬、退役軍人擔任法院涉軍案件特邀調解員,與單縣擁軍工作領導小組做好溝通對接,創新調解方式方法,對重大涉軍案件,積極協調人民武裝部、部隊政治機關或縣退役軍人事務局等部門形成合力,定期開展法治宣傳、糾紛排查、聯合調處,實現矛盾糾紛源頭預防、前端化解、關口把控。
擁軍聯絡員——
當好涉軍維權“服務員”
“喂!你好!石庭長。我愛人被別人打傷,我在軍隊服役,不能回家,我想問一問能不能通過司法途徑維護我們的權益。”前不久,單縣法院立案庭負責人石永林接到一個咨詢電話,電話中這位軍人有些著急。石永林的另外一個身份是該院的擁軍聯絡員。
接到電話后,石永林迅速為其開通“法律擁軍綠色通道”,指導其通過網絡辦理立案手續,提交相關證據。
在了解到糾紛基本情況后,石永林認為訴訟并不利于糾紛妥善化解,通過訴前調解,既可省去繁瑣的訴訟程序,又能為當事人節約訴訟成本。基于此,石永林將該糾紛通過訴前調解平臺分到了駐院特邀調解員名下。特邀調解員發揮其熟悉軍人的優勢,設身處地做雙方調解工作,最終雙方達成調解協議。
為及時化解涉軍糾紛,維護軍民團結和軍人、軍屬及退役軍人合法權益,該院建立了擁軍聯絡員制度,各業務庭室均安排專人擔任擁軍聯絡員,負責協調該庭室涉軍維權事宜。如遇重大事件,及時報告該院擁軍領導小組。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