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農民日報
2022-07-28 10:01:07
原標題: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赴冀遼兩省調研督導海洋捕撈業發展和伏休監管
來源:農民日報
圖為督導組在遼寧省葫蘆島市綏中縣張見漁港進行伏季休漁執法檢查。
為科學養護和合理利用渤海漁業資源,推動海洋捕撈業可持續發展,加強渤海生態文明建設,7月25日至27日,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劉新中帶隊赴河北省秦皇島市、遼寧省葫蘆島市就渤海捕撈限額制度實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伏季休漁特許捕撈執行情況進行集中調研,并開展伏季休漁執法檢查。
調研組先后來到河北省秦皇島市新開口漁港、渤盛船廠,遼寧省葫蘆島市綏中縣張見漁港、張見港船廠,現場開展伏季休漁執法檢查。聽取地方伏休執法監管情況匯報,圍繞休漁秩序維護、特許捕撈執行、漁政執法隊伍建設、漁船管理、漁港建設維護等問題進行調研,現場對發現問題的漁船對照漁船檔案,確認漁船身份,核實漁船具體停港位置,核對塢修合同及塢修漁船,并與有關部門、一線執法人員和船塢維修人員進行交流。
7月26日下午,調研組就渤海實施捕撈限額制度進行集中調研討論。上海海洋大學和水科院黃海所分別介紹了《實施限額捕撈制度的概念與思路》和《渤海漁業資源、漁業現狀及限額捕撈的幾點思考》等有關情況。各省市代表在研討發言中,分別根據本地捕撈狀況,結合渤海漁業資源調查和可捕量情況,研討在渤海實施捕撈限額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各地普遍對渤海實施捕撈限額制度予以支持,認為這是當前解決渤海漁業資源困境并兼顧長遠發展的重大戰略性舉措,并對實現路徑也提出了意見建議。
研討認為,漁業與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密切相關,海洋生態環境的惡化會對漁業造成嚴重損害,漁業受到損害又會加重海洋生態環境惡化的程度。渤海是我國的內海,是眾多海洋漁業資源的搖籃。渤海漁業資源保護歷來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前些年,環渤海地區大規模經濟建設、環境污染等人類活動對海域生態環境造成了較大影響。渤海漁業資源衰退,水域生態環境惡化、生物多樣性下降等生態問題較為突出。近年來,通過增殖放流、海洋牧場、保護區建設、伏季休漁、特許捕撈、強化執法等一系列漁業資源保護措施,渤海部分漁業資源狀況有所改善,但要恢復到歷史水平還任重道遠。渤海漁船漁民眾多,相關產業鏈條更多更長,無論從產業發展、漁民生計還是穩產保供的角度出發,推動渤海捕撈業的轉型升級都非常必要。
《“十四五”全國漁業發展規劃》提出,“以渤海為重點,推進實施捕撈限額管理制度,逐步推進漁業資源管理,從投入管理為主轉變為投入與產出管理并重。”大家認為,既要科學養護漁業資源,也要合理利用漁業資源,實現捕撈業的可持續發展。要落實總書記的大食物觀,注重保障優質水產品的供應,維護漁民的生計,同時不斷推動海洋漁業資源管理水平和效果的提升。因此,從長期來看,渤海實施捕撈限額制度是實現渤海捕撈業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也能兼顧漁業資源保護和漁民以及相關產業的利益。
劉新中要求,要以此次調研為新起點,以“成功不必在我”的干勁再接再厲、持續發力,繼續深入做好渤海捕撈限額制度前期調研工作。一是要摸清渤海家底,逐船建檔立卡,為決策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撐和參考。二是政策謀劃要接地氣,多調研,充分借鑒國際國內案例,包括各地開展的伏休特許捕撈的案例,調研要對著目標去,對著政策需要去。三是在政策調研和摸清家底的前提下,爭取盡早形成可行性研究報告,為渤海實施捕撈限額制度決策提供支撐。
農業農村部漁政保障中心,遼寧、河北、山東省(市)農業農村廳(委)相關負責同志,參加了此次集中調研。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